佛陀的故事.波斯匿王
佛陀的故事版本有許多.作者著重的角度各有不同.倒是波斯匿王與佛陀交往的記載未曾有缺.歷史中波斯匿王為古印度憍薩羅國國王.鼎鼎有名的祇樹給孤獨園座落於其都城舍衛南郊.波斯匿王一生護持佛法.與佛陀相知相惜.如師生.如摯友.有關波斯匿王的典故.最令我印象深刻.而致觸動的.是一行禪師所著佛陀的故事.接近尾聲的篇章...時令國王已年邁.高齡七十八.那日佛陀正在釋迦國莫達蘭巴.波斯匿王剛好也在附近旅遊.聽聞佛陀不遠.便即決定前往拜訪.見面時.佛陀略感驚訝.卻非常高興.舍利弗與阿難陀也在場.
佛陀請大王在他身邊坐下.舍利弗和阿難陀則站在佛陀後面.出其不意地.大王又突然站了起來.跪在佛陀的腳下.親吻他的雙腳.更連續說了幾遍:[世尊.我是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恭敬地向您參拜]
佛陀將大王扶到椅子上坐下.說道:[陛下.我們已是多年的老朋友.為何你要如此禮重?]
大王回答:[世尊.我年紀已經大了.有幾件事想跟您說.否則可能不會再有機會了]
佛陀關懷地對他說:[請你說出來吧!]
[世尊.我對您這位大覺者有十足的信心.也對正法和僧伽同樣地有信心.我認識很多婆羅門和別教的行者.我看著他們修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之久.而到最後他們也終於放棄了修行.重新墮入沉迷欲樂的生活.但您的比丘之中.我就沒有見過同樣的情形]
接著波斯匿王依序陳述著他所見過國王間.將軍間.婆羅門間.乃至於夫妻間.長幼間.兄弟間.朋友間.無盡的塵勞爭執.而佛陀引領的教團.卻總是那樣的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平和自在.因此:[我對您和您的教理很有信心]
[世尊.我宮中有兩個很好的馬伕.名叫伊師提婆和富蘭那.雖然都受我俸祿.但對我的尊敬.則遠遠比不上對您的.一次.我與他們倆一起出遊.途中遇上大風雨.夜間我們便在一間很小的棕櫚茅棚下度宿.他們整夜都在談論您的教化.等到睡著時.兩人的頭部都向著靈鷲山.雙腳卻對著我.您沒有給他們薪俸.而他們卻覺得您比我重要得多]
顯然波斯匿王透過兩位隨從如此直心真切的情節來表現對眼前這位老友由衷的敬佩與讚歎.閱讀至此.我內心緩緩顯現出一幅畫面.傳法者站在大海中央.以一生的願力.不孜不倦地向四周傳送法的波浪.經過長久的年代.終於看見第一道回傳的信息.法的波浪已經傳遍大海.並從邊緣向中心迴盪.佛法僧三寶已在眾生心中生根.此情此境.是否佛陀的心中也有所欣慰呢?
當佛陀送走告辭的大王.轉過身來的時候.他看見舍利弗與阿難陀合著雙掌.默然站立.說道:[剛才波斯匿王已經表達了心意.請讓其他人也分享他所說的]
我發現以往我總是專注在佛陀精深的法要.但現在同時有另外一個層面.傳法者的心情.它常常是在一些很平常的記載中流淌.在很偶然的觸動中.傳遞更深邃寬廣的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