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发表于 2024-9-15 21:31:47

印光大師: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

印光大師: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

白話譯文:
過去,印度的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於宿世惡業的緣故,身患惡病,病苦極為酷烈,不能忍受,想要自盡。就見到文殊、普賢、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對他說:「你在往昔劫中,很多次做國王,惱害眾生,應當久墮惡道。由於你巨集揚佛法,所以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你應該忍受。大唐國有位僧人,名玄奘,過後三年,來到此地受法。」戒賢論師聽後,於是忍苦懺悔,久久於是痊癒。三年之後,玄奘大師到了那蘭陀寺,戒賢論師令弟子述說他病苦的情形。那個述說病苦的人,哽咽流淚,可知那個病苦太重了。假使不明白宿世的因果,人們就會說:「戒賢大師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說:「如此的大修行人,尚且得如此的慘病,佛法有什麼靈感利益呢?」你們心中所知道的太少,所以稍微見到異相,就生起驚恐懷疑。沒有善根的人,於是退失道心。倘若造惡的人,現生得到福報,也是像這樣生起邪見之心。不知道這都是有前因後果;以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以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的緣故啊!

文鈔原文:
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宿業故,身嬰惡病,其苦極酷,不能忍受,欲行自盡。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巨集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

大唐國有僧,名玄奘,當過三年,來此受法。戒賢論師聞之,遂忍苦懺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後,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說其病苦之狀。其說苦之人,哽咽流淚,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何靈感利益乎。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見異相,便生驚疑。無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之故也。 
——復周頌堯居士書

文章來源於網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光大師: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