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虛雲和尚: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15

主题

16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虛雲和尚: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虛雲老和尚
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這心是怎樣的呢?聖言所表,心如虛空,說一個空字有點籠統,空有頑真之分,我們眼所見的虛空,就是頑空。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靈明妙用,隨處自在,能含一切萬物的才是真空。

修行人要明白這樣的真空,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清清白白,明見無疑,就是見道。拿北京來作比喻,若從地圖看北京,有方的圓的,橫的竪的,宮殿街道,南海西山等等名目。看到能背得出,終不如親到北京一次,隨你提起哪裡,他不用看圖就能說得清清楚楚;只看圖而未曾到過北京的人,別人問起來雖然答得出,但不實在,而且有很多地方答不出的。

修行人見道之後,如親到北京,親見“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的本性。”不同依文解義的人,只見北京圖而未親到北京。“空”就能擺得開,無掛無礙;“不空”就擺不開,就有罣礙;所說和所作就不一樣。

所以說:“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色空原來無礙,若實在明見此理,則任他天堂地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無礙;不明此理的人,雖能說得天花亂墜,也無真實受用。

古來有一位老修行,在大眾會下住了多時,度量很寬,待人厚道,常能勸人放下放下。有人問他:“你這樣勸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沒有?”他說:“我在三十年前就斷無明瞭,還有什麼放不下呢?”後來覺得在大眾會下,還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

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就真無煩惱了。誰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聽到門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鬧鬧的說到庵里去看看。有說不要動修行人的念頭,又有說既是修行人,念頭是不會動的。

後來牧童都進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團上沒有理他們,他們找喝的找吃的鬧得不休,老修行不動不聲,牧童以為他死了,搖他也不動,但摩他身上還有暖氣。有人說:“他入定了。”有人說:“我不相信!”於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還是不動;挑他的手也不動;挑他的肚臍也不動;桃他的耳朵亦不動;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於是大罵道:“打死你這班小雜種!”

那時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出現說:“你三十年前斷了無明的,今天還放不下嗎?”可見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轉真不容易。

憨山大師費閒歌說:“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我們既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說,是無補於實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5-9-14 03:15 , Processed in 1.0986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