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9-8-20 11:26:32
|
顯示全部樓層
幸運草 发表于 2019-7-23 13:16! `' R% a) D# P8 z/ O
應生:) I* e# v* V* s3 p
你這個當初悟空的境界之後,再起思維甚深法義是非常好的,是體證境界後的般若思惟,雖然很好, ... * b2 {" ]2 a# p& a/ r; z* p
「有」是指什麼?
1 M& k6 B3 F$ U. _以及為什麼空到極致時,還會有「有」呢?
+ M3 G* _, O/ O. ]「有」是怎麼來的?
' ?6 ?! P3 X- o) |# X: H體性是什麼?' U3 I: R1 F' a _
=========================
6 Z' j7 G' y0 j) a8 y1 w/ J之前老師給我的提問功課,以下是我的答案:
D2 v8 N5 b$ R1 r% \. y4 H9 V3 I1 c& q* M$ t# l" ? ]% q
「有」指的就是「圓成實性心」也就是「真如」。: N9 W: W% r. z; G, W4 P
1 ]+ D) o+ o. F; @ s
「真如」具有「無漏無為性、無漏有為性」,「真如」是第八識心體之「所顯性」,是第八識心體所顯示之「清淨性、如如性」,是真實有的法,是中道法。1 D1 e( ^% q0 Z0 h/ ?8 W* d
9 @: \2 H. l/ a因此才能被證得。所以眾生可以從一切法當中去現觀這個「唯識真如法性。」我想「眼見佛性」及「證見第八識一切種子」也是同樣的法理。0 U3 ^* h6 d/ ^% P" T- s: H
7 E' Z6 R1 }+ g% C- ^- j1 D. {3 O5 x! K. j
以前我總以為「悟道」後,就能見「現象法、生滅法」如「真實法」,一切只是「心」如何去看待的問題,但現在有了不同的認知,不管悟道與否,「生滅法」就是「生滅法」,並不會因為悟道而成為「真實法」,雖然如此,但「真實法」卻可因「生滅法」而顯示。- a! f& t5 J( N
. B: Z: s0 i1 y5 Q. X過去總認為「真心如來藏」其體性是無形無相,因此就認為只有在「悟道」的當下,或在悟後修證至「涅槃」狀態才能再次「體會」其「不生不滅」的「不可思議」的「真實」存在。
( s) f4 E0 b/ | T& |% G/ E O' Z s$ u) d
但經由林老師在論壇上的指點。現在雖然還未證入,但總算初步知道「不生不滅」的「不可思議」的「真實」也就是「真如」是怎樣的存在狀態。是隨時、隨處都在,只要不斷有「生滅變化現象存在」則這個「真實」也就能在一切法中一直被「證見」,這也就是之前在課程中,老師有問大家,為什麼要不斷有投胎輪迴轉世的原因,雖然「虛妄的生滅現象」並不是「真實」,但「虛妄」是因「真實」而生,而「真實」也伴隨著「虛妄」而「顯示」,所以見到「虛妄」時也能見到「真實」,這才是大乘的「悟道」。
- L* \$ v- t: H4 b( O$ u' Q ~3 [6 n, Y- Q2 x: `* w
這也讓我回想起之前和師兄姐們一起交流過的一位古時洞山良价禪師開悟之後所說的偈頌,明白為何在悟後則處處都能見到「真實」。
9 o/ O. f! f. u# \- k' m) e( }9 f7 h3 n# d* b: x6 f V* e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6 Y1 A7 R6 u# H ]0 m$ c. c
處處得逢渠;
8 } F% P( O8 P- h5 y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
1 v4 D# }. S0 i3 x; @方得契如如。 ──唐‧洞山良价
. i" c% L" q, d7 \+ n. s1 o1 o! d5 Q, \" U
雖然以前也明白這些道理,但只是表面第六識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是模糊的,因為第七識意根沒有明白。( P' y* q- c9 d Z- s
) b/ F8 T8 i; C5 |3 G即使能「證空」,甚至斷我見,甚至達到阿羅漢「無餘依涅槃」,那可能也只是「畢竟空之空性」的境界,假如不能明白這個法理,一直在「空性」的這個面向繞,則永遠找不到究竟的「真實」,永遠無法體會同時存在的「畢竟空之空性」與「勝義有之有性」。* [6 H* U' Q3 x
6 m4 @( Z6 a! I/ ]: o& C# P6 B8 h0 \) K& C, p: V( {- c
========================/ `$ H/ C: ]5 c1 B) O- _$ A/ `
7 a! l/ j: F2 U7 @ K0 x" x& W- Y- {
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相關文章,我節錄部分內容來作為補充說明。& W8 e7 t7 ]9 j; W! K" c7 M4 q9 K( l
& N! S. G1 t0 ?9 }9 |
《瑜伽師地論》裡面說的法有二種,當中的「有法」就是指真實有之法。0 w2 ]% X% ~; L4 x# V; [2 ?
真實有之法包括三自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執性。
3 G% r0 @0 L: E* r. k+ t! T U這三性法當中的前面兩者,就是圓成實性心,還有這圓成實性心具足一切功能、一切功德,能夠出生的蘊處界,乃至其他的法;這樣子的功能性、依他起性,這樣子的圓成實性心,不生不滅心體,合這兩者是所謂的有──真實有的法。+ `& Q3 [; d2 w( X9 i/ ?/ P
% W# w5 E$ ?% m) }( T" { j4 X! s; x8 _) m& H; x$ F
佛說在這個蘊處界法的運作當中,在生滅法這樣子的造作有為,有所造作當中,我們可以依於實證如來藏阿賴耶識,而了知祂的猶如虛空,可是卻真實存在。所謂的無漏無為性、無漏有為性。
1 i q" {9 n7 D( @
6 g9 c, B5 M' s不管是這樣子的生滅法的運作流轉,或是在流轉之上又產生的生滅相,這些種種的顯現,我們都可以看到如來藏祂的真實如如性,祂真實存在、祂永無變異。
+ ^* _) Z" U) N! {/ \8 |5 Q, q3 j# J, g: K8 ~
《解深密經》卷3:【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3 f7 ?$ R3 |7 V: m0 a5 `- T0 d. a
- f& x; A" o& v) ^
成論卷八說:「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識實性。」
8 |4 S. k, L7 g6 M. g8 T( A卷九中又說:「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8 f! d4 s; K+ v
8 t, z$ u) ~/ I2 J% o) w成論如是說:「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 z8 j) r5 v7 q1 P
. [0 ~1 {" n* G( L; Y( `3 s
成論卷二說真如乃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空無我所顯真如」。1 J0 @" }, q: j3 d8 B2 ^$ k& h9 n! o
是故成論卷二說:「心性淨者說心空理所顯真如,真如是心真實性故。」
4 O( ~4 N# Y! S; T" j
; \2 s9 o' n" { E) T1 M B& r2 k" l. K. B1 V
《瑜伽師地論》卷73:【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 C2 w, M5 X) ?+ T+ e
1 h9 Y* }+ p! u# J; O1 T1 j$ e這個《瑜伽師地論》的論文當中說:什麼是圓成實自性?就是第八識在諸法上面所顯現的真如,稱為圓成實自性;也就是說,真如就是圓滿成就諸法的自性,簡稱圓成實自性,這個自性也就是第八識的自性。6 O" d* C% m) U" [' N k
1 ?6 T i% D% ?( W5 r6 ^, X9 W「聖智」跟「真如」這兩法,就是五法中的正智跟如如。開悟的人有了正智,所以能緣於第八識所顯的真如,因此真如是正智的所緣,也就是正智的境界;而開悟者又能依於正智轉依真如而行,所以說真如是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8 v- ~7 L% `( I' k* Q% F8 m
& j8 ?( E3 B* \ E0 I/ t J# `& X
前面說真如是第八識在諸法上面所顯現,那麼我們要如何去證得真的有這個真如?
0 M- `7 s; J4 m我們先來看《成唯識論》卷10當中是這麼說:【真如亦是識之實性。】' x3 i' B0 j+ Q3 v5 K3 C3 }
意思是說,真如是第八識的真實自性,也就是依於第八識而有,祂就是圓成實自性;因此,如果不證得第八識,就無法證得圓成實自性。
! M% e1 F$ a# x# h# g( h9 f M2 t( i H/ c4 _4 X
而真如又是於諸法上顯現,那麼想要證真如,當然需要依於世間諸法來證得第八識。那證得第八識以後,我們就可以現前觀察第八識的真實體性,當然可以觀察第八識的真如性。
# G9 \0 @4 C7 t* G6 S
! e8 _. r0 n E {1 _& \. @( C+ y: d而當我們證得第八識的時候,《成唯識論》說叫作「證得唯識性」,【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
" t+ A0 g- A$ Q+ `# u6 k) A3 w8 O
" O9 @. Q- j l7 g9 F7 E(《成唯識論》卷9),它定義為真見道。那麼既然是證得唯識性,而唯識性只有三種:遍計執性、依他起性跟圓成實性;證得唯識性當然是證得圓成實性,也就是證得真如。: F( F6 k& j i9 d( s
! y3 @, K g; I/ {5 B( Q
& \4 [+ p8 ~% Y) X1 r A4 f# P所謂的開悟就是證得了如來藏在萬法中運行的事實真相,不是用眼睛看到了什麼,而是心眼打開了,慧眼打開了,觀察到了五陰的運行秘密和如來藏的運行機制。同時就知道哪個是自己的如來藏,哪個是真實的我,那麼就不再認五蘊為我,知道五蘊確實是假的了,都是如來藏在起作用。找到如來藏的同時,小乘的我見肯定已經斷除了,大小乘的果位都能證得。; |" J+ G2 p; _7 D9 y0 B, N
0 N1 x; u; d/ e$ U' E; Y) H* t8 Y4 s8 ?/ o! c% @% A* \
2 u G2 B5 s& e" Q5 w6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