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导航菜单
當我在閱讀時,坦白說後面的境界難以想像,也難以理解,但是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在閱讀的同時我一直在試圖去了解這幾個境界之間的關聯,也一直在和我對第二講的理解相互印證,
4 P8 s/ p3 t* J+ z6 G. G7 Y我注意到了南懷瑾大師用的詞是下一個境界,但是,我以為色受想行識應該是同時存在在我們身上的,
4 i7 C1 D5 @* F- b& d3 ?如果變成有多個涼亭的長橋,想必有些地方難以解釋透徹,但是同心圓好像也不太對勁,: s# i2 W( X; c3 u
所以我又出現新的兩種想法:" e K4 [$ F5 |" e
+ ]% P( R0 l' d/ ~9 I8 I
第一種是所謂五陰,是鎖在我們色受想行識的五道枷鎖,0 Q. e# ?" }5 G% w+ c
五道枷鎖同時存在,但是掙脫的難易度各不相同,需要按照色、受、想、行、識的順序來解,
2 _" C" g) l+ X0 g突破色以後才得以獲得足以突破受的能力,解脫的部分越多,能力越強;9 y6 \' { ^' F' \7 t# m' y
# S. P( Z7 J8 Q# T* z/ c第二種想法是色和受同時存在可以同時有所成長,但色陰盡就是在這個肉身所可以達到的極致,已然無路," _- Q. X0 }/ A5 J; P- }
但是受還可以去突破。8 [! `' {+ ^/ M! r1 |, } R
$ Y+ t, [+ }3 S6 ^6 u+ D" m' l
# J( J5 D- D" W# r$ h2 P
基本上是這樣,第三講還會再讀一次,但是我可能還是不太可以理解。
0 B7 y6 |# e4 Y0 S8 ^) ]" D2 y/ J) H3 R. C
) H Z' T9 l) _3 }4 E' A
$ C% F3 ]* }# |9 d4 _0 k1 ~" K
8 k/ j' T# X) k u' j9 j) W
2 }* f8 Z) j/ B0 {7 C& D% u1 S
: l2 A2 t+ ~2 ?+ N/ `: B- B
7 I, I1 ~, U2 P! ]0 k2 N
& b+ K2 d4 ~% i# n. K
9 @, Z, S) z" B9 a" U0 {" `' {; J---------我是老師回復的分隔線,要自己思維的人趕快滑走------------# Y5 X5 \; D2 L9 O' k- G- C9 N
你的理解目前很到位喔,至於不太理解的部分,我覺得不太理解也是很好的,你不覺得嗎?
6 ]# n+ j+ @) L7 T! s; n3 h$ \7 s9 w! V8 y
f2 a" L; x4 A9 _2 d5 v" R1 l! ` V7 j
! h7 f, O/ a' ?! k |
-
第二種想法示意圖
上一篇: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下一篇: [生命維度]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