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的書《佛法奇跡》124頁,講靜坐第三步驟,調念頭:
3 t- a3 i: C4 G& P“一旦念頭出現,不必厭惡它,亦無須刻意排除它,更不要強自壓抑它,致使自己不起任何雜念,同理,當念頭走的時候,就讓它自然的去,自然的消失”,這是老師教靜坐最基礎的指導。
# j2 I) b, Y7 |, a8 I% Z2 C我把這個教導,用到日常的觀心觀行上去,就發現,老師最基礎的指導可以一路用到天盡頭。
# {1 I; G" N; G4 [念動,不必厭惡它,亦無須刻意排除它,更不要強自壓抑它,讓它來讓它走,有個很重要的關鍵~~誰讓誰來?誰讓誰走?
" v( R- L6 S3 u9 B* O4 \這不是禪話更不是什麼需要去參的話頭,以心為所緣境,能緣的還是心,能把這個基礎練好,整個人有了中心,能讓念頭來,能讓念頭去,不粘不滯,就不得了了。) w( A6 S' L+ p% P+ H" q6 g
而現實生活,會有需要我們深思熟慮再採取行動的事項,在這種事情上“讓念頭來讓念頭去”,是假借靈性修行刻意逃避負責任的心理現象。7 h2 A* F# G/ j/ Q9 v! d" R
人格無法承擔責任,不敢面對現實,不能真正的長大,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什麼都想成虛幻,什麼都不理,自己賞花聽水聲就好了。7 R6 x; U" q- b/ ]9 V& K4 F- z
這是我個人的歷程,一直是個孩子。( M" [9 e- N% Y1 s5 r9 u1 V; ]
要與人分享這種心得,有時會感覺找不到對象,因為現在我看別人都很負責任,大多數人都很辛苦很認真的在拼生活,不需要參考我的經驗。
* u- I" S' f1 s% K! c; L' M同時我又很高興自己有這麼脆弱、不光彩、無法為自己贏取掌聲和讚美的面向,去制衡高慢心。% ~' ~" |+ P- ?
看清楚自己在現實中,是個什麼樣的人,活成了什麼樣子?
5 V5 _ u! M5 @思想的巨人,現實的侏儒,這兩者要慢慢拉長補短,漸漸融合,需要進行很多世俗理性的思考,不高尚,不靈性,無境界,純解決問題,純制訂步驟和採取步驟,去活著,去對身邊的人好,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去享受簡單的喜悅。
8 Y, L+ b, ^: N" _$ {日常觀心的“讓念頭來讓念頭去”,比較集中在無中生有的煩惱念頭和情緒上,可以不糾纏就不糾纏,節省心力,不胡亂消耗自己。4 W! `- e" M5 R5 u) R
現實中該想的事,就好好的想,坐言起行,學做大人。
, P, S; s1 U. J$ x& J這是一輩子的事。
5 p( T+ Z4 U3 j3 p. P3 m5 b |
上一篇: 我讀南懷謹-「如何修證佛法」ㄧ書-第一講-心得分享下一篇: 我讀南懷謹-「如何修證佛法」ㄧ書-第二講-心得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