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從知與不知之間的平衡到放下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70

主题

345

帖子

1510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4-11-1 1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當脆弱的感受湧出來》

為小兒子整理衣領,他翻白眼看天,說:“我感覺很不舒服。”强烈隐忍想把人推開的心思,但那心思的能量是藏不住的。
原則上我能理解他有身體權,他被人碰到也有權力表示不舒服,但我還是很不悦,隨便弄弄就走開了。
做飯的時候,我一直氣勢雄渾的想着他怎麽可以這樣?没禮貌! 别人為他服務時,毫不感激便也罷了,還擺出個甚麽爛態度,如此下去,將來怎麽在社會上立足......這一系列思想,相當衝動,認為必須,馬上,立刻應該和他談。教訓他!
我没有行動。
另一波思想升起,想的是:“要引導而不是教訓。”
如何算引導?
温和詢問,一步一步談進他的心裏去,而不是五指山蓋下去。
然后腦海浮現出自己藝術學院工讀純美術系時,被同學選出來在聯歡晚會上演話劇倩女幽魂,我演小倩,同學幫我化妝,我很不耐煩,態度“很惡劣”吧?我也不清楚,總之好像是我很没禮貌,很不耐煩,所以我人緣不好人生失敗?
(事實是三十年後我重逢幫我化妝的同學,發現她其實满崇拜我的,但這两個時間點發生的事,始終没串聯起來,直至現在)
我是因為很不喜歡小倩版本的自己,所以不喜歡小兒子的態度吧?既然自己的態度也很差,那麽,如果當時有人懂得引導我而不是教訓我,或表面隐忍我但背后“遠離負能量巨嬰!”,當下我不見得會懂得感恩,但至少,生命能少受一些苦吧?
雖然無力改變兒子的命運,但能讓他少受一些苦,我也值了。
這樣思考了一大圈後,我才開口叫兒子。
(誰讓他剛好晃到我面前來?我們母子之間的共時性不是開玩笑的)
兒子很正常的說:“甚麽事媽媽?”
我其實一點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說甚麽。
一股酸楚脆弱的感受湧上心頭,我幽幽的問:“你其實......喜歡媽媽的嗎?”
兒子說:“我當然喜歡你啊,媽媽,我很愛很愛你!”
然后問:“你怎麽會突然這麽問呢?”
語音方落,他就抓到畫面了,脱口而出:“噢! 因為剛才你幫我整理衣服,我說我很不舒服,你感覺受傷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自己老 kok Kok一個人,還為了這麽點小事“受傷”,挺没面子的,但我真的有感覺而且不開心,應該就是“受傷”,只好承認:“對呀,是有點傷到了。”
兒子一下子手足無措,結巴的說:“我.....我真的只是......我是不舒服,我不是......”
我說:“在你不舒服的同時,我也是不舒服的,不過,我肯定我們之間只是小誤會。”
兒子說:“對! 我們之間有個誤會。”
我說:“我先道歉,因為你都這麽大了,我還把你當北鼻似的整理衣服,誰受得了啊?這是我考慮不周。”
兒子說:“噢,媽媽没有考慮不周,没有,我也是......唉,我們擁抱吧。”
他狠狠的抱了我一把。
過後我的心很鬆,有一種“完成了大事”似的成就感,有一種“我真的和兒子溝通了感受而且很安全呀”的新鮮感。
另外,我覺得這一場對話的意義,也許十分長遠。
也許,“你其實......愛我的嗎?”這句話,也是兒子想問我的,如果我泛自閉,如果在我覺醒之前,都没留意過情感傳遞的失效,兒子内心冷嗖嗖的長大,他的脆弱和我的脆弱,自然會有重叠。
如今,我站在疑惑的弱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互旋效應之下,兒子就有機會站上理性的强方了。
以后當他面臨情緒危機陷入混亂之中,也許內心就不用再迷茫而無意識的問蒼天:“媽媽,你其實愛我的嗎?”。
真真實實的“角色互換”。
祝福兒子。

在我整合這個經驗的過程中,真實體察一個“”表面不悅”的反應背後,所隱藏著的一大串因因果果的糾結,主要是情緒上的糾結,而不是事件、故事。
我不見得有“宿命通”,不見得能夠清晰的知道我們之間多少世、多少劫誰是什麼角色,誰在那個角色中以什麼方式傷害過對方,只知道能量印記的存留並不會隨著時空的遷移而變化~~直到我們能夠有意識的、真誠的、去為對方的利益著想,真誠的道歉,不論這一世,我們已變了何種模樣,分別以什麼角色和人倫輩分,決定序位和權力的大小。
在一個善惡對錯根本都不能講道理的地方,唯有真誠的懺悔能自救。
自救和救人,從這個角度上看,是沒有分別的。
一個母親盡力成長,讓自己的心終於容得下一個家庭的所有的內在矛盾,這個母親,才有可能成為“真家長”。

整理兒子的衣領,兒子很不爽,媽媽就跟著很不爽,表面上看,也許你會覺得,太low了,這麼點小事,太執著了,好意思說自己是修行人嗎?
修行人就該萬緣放下,不執著,follow your heart, go with the flow,信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哪裡來的那麼多思慮?那麼多的考量?那麼多有的沒的?並且,小氣到連兒子翻的一個白眼都承受不住?
不要笑死人吧?

是很笑死人的。
如果你能洞悉,任何表面的動作都不只是表面的動作,任何表面的一點,微觀進去的話,都能抽出千絲萬縷的糾結。

我如何能夠真誠而輕鬆的在兒子很不爽的當下,不受影響,溫和詢問:“怎麼啦?是怎樣的不舒服呢?”,而不是跟著不悅?
內在自有我們必須理清的許許多多心理世界的糾葛。
這些糾葛疏通了之後,突然,我才領悟到:
“對呀,我其實可以簡單問他啊!”

然後,情感層面一點都不明白了,之前,到底有什麼好不爽的呢?

這是放下。





上一篇:心絞痛的觀察
下一篇:言語道斷、心行混亂處的觀察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5-1-17 20:18 , Processed in 1.17643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