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直接在極樂世界一直修行直到成佛。# Y: y; G8 A" `) }1 \- u
) ~8 |0 I# G0 B( g+ F( }
老師也常說以他所見所聞,去到極樂世界後,還是一樣會再投胎到人間。
! u0 T7 D3 m' ` P
7 Q/ G% ~- t; w我也看過有關分享的案例,當事人都在述說自己和阿彌陀佛的因緣,似乎最後都會往生極樂世界,有的在人生過程中,阿彌陀佛還會告訴當事人你是不是該回來了,這也就表示這個人在過去世是往生極樂世界而後再投生至人間。8 v) X3 G- i# D( H& h6 X
3 f6 N% X5 G1 w) ^% `4 @
從這樣的案例中,我有個看法,那就是對於所謂的往生極樂世界後,直接在極樂世界修行成佛,從阿彌陀佛所發的「第三十五願」來看,確實是這樣沒錯。
7 m- n4 _1 h3 T9 v- i
: ^3 ~' g% M' g& o1 M第三十五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H8 k7 @" S q8 v, R
; p& H6 s) ^' I0 |* P* \: ^. D但就算是再度投生至人間,這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之一,同時也並不違背阿彌陀佛讓往生極樂世界者能夠達到「一生補處」的願力。
1 |' M- v& A0 s1 l+ M) E) V% v m/ r
0 I8 H2 Y0 i( K& v) w- R第三十六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v$ ~! ^7 N+ H; X4 [" n* [/ w" A
( D; v" @8 Q3 |' K1 ]# j$ g: l/ R往生極樂世界後就等於是發了"菩提願",等於種了成佛之因,就必然會成佛,因此就算是從極樂世界再度投生至人間,這其實和待在極樂世界修行是一樣的,甚至於因為五濁惡世的境界歷練較多,反而讓修行菩薩道的效果更好,會加快成佛的速度。
! m6 h' q% `3 K: v% }% v, l2 g8 U
再度投生人間,這樣也是「一生補處」、一樣是「不退轉」,所以並非是一直待在極樂世界修行才能「一生補處」及「不退轉」,這只是修行的地方不同。; _4 e) n/ w7 \5 F, z; ^6 Q2 C
& V& M) J- |( `" e9 J: W但我也認為阿彌陀佛發這兩個大願,是有其原因和用意,因為要成佛必定要行菩薩道,而當我們在極樂世界修行到某個程度時,必定會發起大慈悲心不捨眾生而願意到他方世界度化眾生,這時就會符合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六願」,而在他方世界度化眾生過程中,一樣能持續受到阿彌陀佛的協助引導而在最後能再度往生極樂世界。/ }& ?* K, ~; w& N% v
2 b' u4 D! A( M K0 s
其實極樂世界並非只侷限在某個地方,從究竟實相來說,娑婆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十方無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無來無去、無二無別,只要心清淨,當下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就是阿彌陀佛的心。
# P- V7 X: z# G, b& l, {, Y: @5 I0 m
「一生補處」的「一生」也並非只限定於在極樂世界的「一生補處」才叫「一生」,學佛應當要有「宏觀」的「生命觀」,從「初發菩提心」而「不退轉」修行直到「成佛」,這過程也可稱為「一生補處」,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已經確保你「永離惡趣」直至成佛,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心。
6 [# Y8 l; y( P$ W3 l: d
1 k' w" P' F& ~6 H1 B! U0 u% T$ ?; z: |3 ^
|
上一篇: 【有感念佛 與 無感念佛】下一篇: 自助?助人?~我的念佛實徵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