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8|回复: 1

空,有-修法之選擇。一切種智與成佛。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6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9-1-28 17: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anielle chiok
忽然因缘具足。重看此文。忽然发现,连佛陀也要在见,修,行这段路上,摸索行走了十二年才因缘具足夜睹繁星而悟。这还是这一世大家所知道的,大乘经典里也当然提到了过去世佛陀怎么修。重点是,原来修行需要持之。持之。在持之。我想自我鼓励一下。加油。如果连佛陀都可以在一世里搞个十二年。。。。我这凡夫还真的需要更多多加油。
重看第二发现。见地,是初步所谓的见法。不是学法学理本身,而是学习了之后,去思维去实践去见证后看到了真相而修之,行之。对于看到又如何更准确,是靠大智慧,而大智慧哪里来?靠行而来,也就是说,看到什么,似乎搞懂了就去尝试修行和持之,消化后就会进一步看清是否真的懂了。当发现自己搞错了,就可以发现更清晰的对,然后修整修行方针。
例如先生里头有提到一个对比例子。
一个普通人发觉一个念头不大行,所以转换了念头。
对比一个大智慧的人,他会自然的任念头来去,因为知晓念头本质。(不是刻意不理会念头,这还是普通人的处理方法,也是“换了念头”,那个新的念头,叫着“不理念头”.
但是我觉得要一直觉察自己在换念头。。。还真的得觉察再觉察。


Ben 益皜:
@Danielle chiok:忽然因缘具足。重看此文。忽然发现,连佛陀也要在见,修,行这段路上.......
----------------------------------------------
我的回應:
除了因緣,還要福德具足,缺一不可。
佛陀搞了十二年才知道那些都不是正法,應該是示現給我們看。不然當時怎麼能夠說服外道呢?!當然持之於正法,善知識,持之於善法是真精進。不然哪裡會悟道?
我的看法是:見地是見解見理要正確才可以去實踐,修證。見地不對,就是邪見,無法修證,就會落入外道。智慧是修證而得,有戒和定,才會生慧。
大智慧的人是會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念頭,了知有分別,可是不被分別所惑,這是分別智。
念頭來去本空,可是惡念生起就讓它消失,如如不動,不會依他起性,不會有觸受。善於察覺自己微細的念頭,還需要一定的功夫。如果見地不對,功夫就不會到家。


len kooifong
@Danielle chiok
瑪雅到底去了哪裡呀~~
好想看瑪雅的回應。


Danielle chiok
福与德,亦是因缘。
“佛陀搞了十二年才知道那些都不是正法,應該是示現給我們看。不然當時怎麼能夠說服外道呢?!當然持之於正法,善知識,持之於善法是真精進。不然哪裡會悟道?”
呵呵。当然。有了佛陀这灯塔,这修行之海还是得渡的。佛陀子弟幸运在有清晰地图,在知非即舍的过程中,少了很多冤枉路。告诉我们糖是甜,盐是咸,味精的甜别于糖的甜,我们还是得好好的分清楚。这分辨的过程中,品尝是菩提的法喜清凉或烦恼果的酸甜苦辣,这交替,是正常。
当然愿意持之于善法。

修行好比一场自己身心灵里的觉察和摸索。我们被告知善恶。然后得在自己的这片海里头搞清楚善恶。被告知善法,如戒与定,也自然会有个厘清和学习过程,
论正见邪见。何为正,如何正?这也是个过程。为何执于邪见?如何知道自己执的见非正?有多少贪嗔痴就有多少执。一直到,原来自己执“见”.
在这过程中,当然以善法为主为药。前提是,观念里的善法有个厘清的过程。有多少模式不符合“善”,就有多少模式得摘除。连“摘除模式”这过程,也是厘清善法的过程。
“見地是見解見理要正確才可以去實踐,修證。見地不對,就是邪見,無法修證,就會落入外道。智慧是修證而得,有戒和定,才會生慧。

见地不止见解见理。佛法的见解见理好比Waze 地图,得自己去看看那个路是不是真的和地图一模一样。然后看到了还得走过去到达自己要去的目的地,才可以。自己亲自去看看那路的实况,知道真的是路,为见地。试过走过去的跌跌撞撞,或是平顺无比,为行。
“大智慧的人是會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念頭,了知有分別,可是不被分別所惑,這是分別智。
赞叹呀师兄。共勉之。

“念頭來去本空,可是惡念生起就讓它消失,如如不動,不會依他起性,不會有觸受。
如果真能看透并能行起“念头来去本空”,那何须刻意让恶念消失?“什么”在如如不动。或者说,谁在如如不动。什么在不依他起性。怎样不会有触受?很有趣的过程。而且得避免自己修止观时在背书背口诀。或许也是个过程。
“善於察覺自己微細的念頭,還需要一定的功夫。如果見地不對,功夫就不會到家。
是呀,赞叹。共勉之。


Daniellechiok
@Ben 益皜:我的回應:.................
-------------------------------------------------------
福与德,亦是因缘。
“佛陀搞了十二年才知道那些都不是正法,應該是示現給我們看。不然當時怎麼能夠說服外道呢?!當然持之於正法,善知識,持之於善法是真精進。不然哪裡會悟道?”
呵呵。当然。有了佛陀这灯塔,这修行之海还是得渡的。佛陀子弟幸运在有清晰地图,在知非即舍的过程中,少了很多冤枉路。告诉我们糖是甜,盐是咸,味精的甜别于糖的甜,我们还是得好好的分清楚。这分辨的过程中,品尝是菩提的法喜清凉或烦恼果的酸甜苦辣,这交替,是正常。
当然愿意持之于善法。
修行好比一场自己身心灵里的觉察和摸索。我们被告知善恶。然后得在自己的这片海里头搞清楚善恶。被告知善法,如戒与定,也自然会有个厘清和学习过程,
论正见邪见。何为正,如何正?这也是个过程。为何执于邪见?如何知道自己执的见非正?有多少贪嗔痴就有多少执。一直到,原来自己执“见”.
在这过程中,当然以善法为主为药。前提是,观念里的善法有个厘清的过程。有多少模式不符合“善”,就有多少模式得摘除。连“摘除模式”这过程,也是厘清善法的过程。
“見地是見解見理要正確才可以去實踐,修證。見地不對,就是邪見,無法修證,就會落入外道。智慧是修證而得,有戒和定,才會生慧。
见地不止见解见理。佛法的见解见理好比Waze 地图,得自己去看看那个路是不是真的和地图一模一样。然后看到了还得走过去到达自己要去的目的地,才可以。自己亲自去看看那路的实况,知道真的是路,为见地。试过走过去的跌跌撞撞,或是平顺无比,为行。
“大智慧的人是會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念頭,了知有分別,可是不被分別所惑,這是分別智。
赞叹呀师兄。共勉之。
“念頭來去本空,可是惡念生起就讓它消失,如如不動,不會依他起性,不會有觸受。
如果真能看透并能行起“念头来去本空”,那何须刻意让恶念消失?“什么”在如如不动。或者说,谁在如如不动。什么在不依他起性。怎样不会有触受?很有趣的过程。而且得避免自己修止观时在背书背口诀。或许也是个过程。
“善於察覺自己微細的念頭,還需要一定的功夫。如果見地不對,功夫就不會到家。
是呀,赞叹。共勉之。


Ben 益皜:
@Daniellechiok
---------------------------------------------------------
福德是資糧不是嗎?當然也要因緣和合啦。


lenkooifong
果然各人的修法有天壤之別,看了兩位的論辯,更明白老師在指導學生上路方面的不著一切,隨順而引,我們必定完全是“自己”,決不會落入模式框架之中。
讚歎大家。
感恩老師。
但是真正的困難和挑戰,也是這一點,我們沒有強制的框架,入無門之門,要來要去,很free,更考驗自己的根器和資糧和自發性。大哉。


David Lin:
哈哈哈,大家談得都對,但看起來卻又各有不同!  是怎麼回事?   各位知道嗎? (提示: 修行要從 「見樹又見林 」的全體架構觀察)


Ben 益皜: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辯論的,一切為證相應。跌跌撞撞的過程是一定的。佛法是地圖,也要有悟道德師指引,不然就會去荷蘭了。
見地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修證才是看到自己走的路是否符合佛法這一塊地圖。還沒有行之前,要有「信」心。半信半疑就無法修證。如果達不到目標,就要檢討是否知見有差、不對。或是自己有些障礙未清。沒有十足的信念,怎麼理清啊?
看看自己是否依教奉行,面對境界的時候就知道了。佛法修證是真槍實彈,不是理論而已。
我的功夫還沒到家,所以有所感慨。


lenkooifong
完全認同“也要有悟道德師指引,不然就會去荷蘭”。
註解: “去荷蘭”是馬來西亞俚語,意指前功盡廢,不知道歪了去哪裡。
老師,此處所言見樹又見林,跟自覺覺他有關係嗎?
“佛學“是非常理性的,智慧更是一種能力的表彰,但感性在修行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卻不可輕忽,很純的感性,就是慈悲。雜染的感性,就是情緒。
所以我們當媽媽的愛孩子,一不小心就愛出一堆情緒來,苦不堪言。


!淑娟!:
想知   悟出 非想非非想定的當下是什麼樣的一種思緒及當下的環境.及正確的了解這句話的涵義.    求解...謝謝眾家師兄姐


李應生:
@len kooifong 師姐您好,"見樹又見林"指的是對"真如實相"的體會,而"自覺覺他"指的是"自渡和渡人",所以這兩者在意義上是不同的。


!淑娟!:
因為想了好幾天.悶著.不懂不如就問了..感恩


lenkooifong
咦,還是應生師兄厲害,我再想想。


lenkooifong
我沒有能力回答非想非非想定,只知道一般的入定,都與“思緒”無尤了,念很少,來去自如,環境也無尤。我經驗不深,膽敢亂講,不好意思。


李應生:
很抱歉,再補充一下,老師在這裡所說的"見樹又見林",或許不是從專指對"真如實相"的體會而說,而是從修行的知見這個角度來說的,大家可以思惟看看。


lenkooifong
@李應生 但我懷疑老師講的,不只是真如實相的體會耶,而是動了以後所見的。
哈哈同步了


lenkooifong
非想非非想,跟非空非非空這些詞句,我都拆成白話去看,不是想也不是不想,不是空也不是不空,女生感覺一下自己“不是要也不是不要”的心理狀態,就會有信心,曉得這一切都難不倒自己了。不怕的。


李應生:
@!淑娟! 師姐您好,就我所知,"非想非非想定"應該不是用""的喔,而是用修的而入定。如果您的意思是想知道入"非想非非想定"是什麼狀態,那麼這就很難告訴您了,因為只有真正進入過這個定的人,才能感受這個狀態。


lenkooifong
甚至也不是“感受”,如果我們對感受的認知是建立在肉身上的,認為有肉身才有感受,感受這個詞就不貼切,但我們也無法發明更多詞彙了,一切都是將就著表達的......


李應生:
如果從字面上作法理解釋,"非想非非想定"應該是一種最微細的第六意識"狀態"


!淑娟!:
這個瞭解。當下意境,有畫面,但無法感同身受,


lenkooifong
我去研究一下非想非非想天再說。第四無色禪。連結老師形容過的那些天人,可能會有發現。


!淑娟!:
謝謝


lenkooifong
搞不好就像柏軒師兄說過的,那是個無聊的地方啊


!淑娟!:


lenkooifong
空怎麼會無聊呢,能生一切法耶


李應生:
"",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你覺得我的境界無聊,而我也覺得你的境界無聊。


lenkooifong
哈哈哈哈 好好笑。會卡到一起的一定是情緒啦。
連結還是要的,只是問題嚴重起來很嚴重,境去不留,連結也是,像風吹落葉到身上,碰一下,也是沒有的,去撿起落葉不放,眷戀連結感,悲劇就發生了。


!淑娟!:
很好,沒有不優意境


len kooifong
@!淑娟!:
得空重看老師的“空性根本大法”,那個很實在,意境不意境,還是實在些好。


lenkooifong
師姐的煩惱可能不是非想非非想定,師姐心頭的煩惱很實在啊。
老師說的那個“見樹又見林”,已是第二次提到了,一團,思維不開啊。


David Lin:
我所說的見樹又見林,是貼在益皜和瑪雅的討論文後面,故乃針對談空(常保念頭如如不動),和常常覺照觀察善惡念等分別用功,兩個面向而言。

這兩個修法到底那一個對? 要常保念頭不動,修空定,還是常常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修觀行,端正自己的行為,勿使自己造惡業呢?

有一派(密宗應成派)的修法是極力主張前者,時時刻刻,面對任何事情,任何意念,都觀空,以空性觀之,以緣起性空觀之,讓他來讓他走,完全不做處理或應對,自己永遠保持如如不動。

該派認為ㄧ直這樣修去,心中將常保如如無念,才是王道。 就連悟道也沒意義,這樣永保清淨心念,在清淨心中活著應世,任何事情來都不管,來者自來,不應即去,心中莫染,即是如如,悟道也是無稽之談(密宗應承派不承認有真如本心,所以也沒悟道之說),因爲這就是中道心,就是直趨佛地。

以上是該派的「中道觀」的修法。
被歸屬為「空宗」


lenkooifong
老師,這是否也跟秉性有關?有的人很自然就會去空定,有的人很自然“比較多事”
即空即假即中,怎麼會是偏了冷調子呢?


李應生:
@David Lin (密宗應成派)的修法是極力主張前者,時時刻刻,面對任何事情,任何意念,都觀空,以空性觀之,以緣起性空觀之,讓他來讓他走,完全不做處理或應對,自己永遠保持如如不動。
請問老師,所謂不做處理或應對,是指碰到任何事情都不去管,當作沒事嗎? 這樣是不是很像"動中修定"?


Peggy 佩薰:
這樣的動中修定,若遠離人群,大概行得通。像我這種要行走江湖的,這種修法,混不下去。


lenkooifong
我覺得我會動中修定。一切是有事就有事,沒事就沒事,該管的就管,不該管的怎麼也管不著。習性帶的情緒照樣生起,內在有個兒童樂園,托兒所似的,情緒自然有安撫,思想要來就來,來了會應對,應對完,第六識的分別再去整理,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以說同步,也可以說有細微時差。


David Lin:
另一派是「唯識宗」,強調常做觀行,觀所有念頭的來去,而且要能修到觀微細念頭(抱括善念、惡念、無記念),並能修鍊至觀照覺查念頭的起源、屬性、路徑、和變化及歸處,此修法最究竟之處能徹底明瞭念頭之生滅、虛妄、及造成我們煩惱之作用及影響,使我們因此擺脫執著,獲得解脫,而生智慧。
這派被歸屬為「有宗」

前者偏向修「空」,後者偏向修「有」。

在上面益皜和瑪雅的貼文裏分別提到了這兩類的修法。
所以我才問大家,那一個好呢?  或者說,我們該選則那一個來修?

我提醒大家往「見樹又見林」的方向思考。
我寫完了。
請大家開始思考


Peggy 佩薰:
很難說是那一個好,只能說那一個適合你。目前我動中修定偏向修有,功力只能做到儘量覺照,不被情緒綁架,抽絲剝簡後,找到源頭後再尋對治的方法。還没辦法做到观其細微屬性及變化等。但當下次類似情緒再発生時,似乎可以預知其慣性發展而儘量避之。


lenkooifong
針對瑪雅和益皜兩位學員的貼文所顯露的修法,老師歸納如下,並邀請我們大家一起思考:
有一派(密宗應成派)的修法是極力主張前者,時時刻刻,面對任何事情,任何意念,都觀空,以空性觀之,以緣起性空觀之,讓他來讓他走,完全不做處理或應對,自己永遠保持如如不動。

該派認為ㄧ直這樣修去,心中將常保如如無念,才是王道。 就連悟道也沒意義,這樣永保清淨心念,在清淨心中活著應世,任何事情來都不管,來者自來,不應即去,心中莫染,即是如如,悟道也是無稽之談(密宗應承派不承認有真如本心,所以也沒悟道之說),因爲這就是中道心,就是直趨佛地。
以上是該派的「中道觀」的修法。

被歸屬為“空宗”。

另一派是「唯識宗」,強調常做觀行,觀所有念頭的來去,而且要能修到觀微細念頭(抱括善念、惡念、無記念),並能修鍊至觀照覺查念頭的起源、屬性、路徑、和變化及歸處,此修法最究竟之處能徹底明瞭念頭之生滅、虛妄、及造成我們煩惱之作用及影響,使我們因此擺脫執著,獲得解脫,而生智慧。

這派被歸屬為「有宗」。

前者偏向修「空」,後者偏向修「有」。

在上面益皜和瑪雅的貼文裏分別提到了這兩類的修法。
所以我才問大家,那一個好呢?  或者說,我們該選則那一個來修?

我提醒大家往「見樹又見林」的方向思考。


阿德:
我認為是都要用.關鍵在切換的時機


秀玲:
未成佛前就是執「假有」為「實有」才會有一切煩惱,所以我認為要先對治「有」,也就是先修「唯識宗」強調的觀行、觀念頭,直到能徹底明瞭念頭之生滅、虛妄、及造成我們煩惱之作用及影響,使我們能擺脫執著,獲得解脫,而生智慧。智慧生起時---念頭來來去去只是一切因緣起、因緣滅的作用,所有的對應將會是「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空」了,所以「空」不是修來的,也不是定在那裏什麼都不想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有關這個題目的討論已整理如附檔,大家參考一下,謝謝。


len kooifong
秀玲,我慢慢學一下整理和歸檔,那你工作忙碌的時候,就不用兼顧那麼多雜務了。我學這種事很慢,等我一下。


秀玲:
我需要學習付出-能做這個工作我真的很高興,謝謝妳的貼心,感恩喔。


lenkooifong
@阿德 老師說見樹又見林,就是要我們從自己裡面,好歹挖個大一點的格局出來,你有的呀。


Ben 益皜:
不要只為了一顆樹而沒看到整片森林。看到了一顆樹不代表看到了整片森林。空掉了一顆樹,林還在。沒有樹,不成林。一兩棵樹也不不成林。如果把林分析到最後,把每一顆樹拿掉,究竟義:林是不存在的,可以說林是由樹而成,林不能獨立存在。反之,不可只看到一顆樹就說看到整片森林。所以是見樹又要見林才是。


阿德:
粗淺的比喻.唯識是樹.中觀是林.見了樹.林才有深度.見了林.樹才有精神.


lenkooifong
單單說樹和林,還沒碰觸到老師的提問,“見樹”其實是所有生物之所以會移動的機制,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才能“看見”,而且一旦看見一個東西,其他東西就絕對不在注意力範圍內,等於不存在,自我意識收得那麼小,才是“正常”的。意識放空,我們是不會動的。
見樹又見林,是宗師的能力。
我們忽然集中注意力去談樹和林,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是業力機制。
(但我其實也不曉得老師在說什麼)


Ben 益皜:
@ lenkooifong
我們那樹林來比喻:不起分別就是見林,現量境界。作意(注意力所關注的地方)起分別,比量,就只是看到樹。是不是這樣??


lenkooifong
哈,你拐不走我了,現在是要集中談論兩個修法的選擇,但又不要集中到不能看不見大局。


Ben 益皜:
@阿德
我的意思剛好相反:樹是指「中道觀、空宗」,林是指「有、唯識宗」。


李應生:
我猜這應該和老師教過的兩種功法有關,老師常提醒我們,大家也可以思惟看看。


lenkooifong
啊不然我們先來投票一下,不用發表意見沒壓力,這裡有三十多人,覺得自己比較傾向“空宗”修法的,投空宗一票,覺得觀行細分善惡,起心動念一清二楚比較對得起自己的,投“有宗”,然後我們才來打算。好不好?
我是投“有宗”的,雖然還有很多別的想法,但先簡化了好辦事。


David Lin:
其實這一部分柏軒師兄研究很深,看了很多比較宗派的宗門修法,再經過自己深入的思維,又向老師請益多次,你們應該可以請柏軒發表一下他的意見。


Ben 益皜:
有勞柏軒師兄!


李應生:
被歸屬為「空宗」的「密宗應成派」之「中道觀」的修法。
被歸屬為「有宗」的「唯識宗」之「觀行」的修法。
我記得老師常提醒這樣的觀念。
這兩種修法並非是「究竟之法」,但也都應該修,只是在修的同時必須正確看待和明白,這兩種修法的用意在於增加我們的「定力及專注力」,可以「降低我們的妄想」而有利於我們整體的修行,甚至於「悟道」。
如果一定要二選一,那麼就是選「唯識宗」,因為至少比較不會落入一般常說的消極、悲觀的空或偏離世間的小乘。


Ben 益皜:
我投「有、唯識宗」,修觀行成就才能了了分明每一個微細的念頭,才能修斷煩惱。煩惱即是菩提,勇於面對煩惱,過著又現實又超越的生活。


李應生:
"空宗"的修法類似"動中修定"
"有宗"的修法類似"動中修觀"


Ben 益皜:
@李應生
師兄這麼說,我也有同感。


我是樂爸。Jeffery:
我想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唯識


吳鳴廸:
分享自已的看法:
老師提示從「見樹又見林」的角度去思考。
樹是林的樹、林是樹的林
有是空的有、空是有的空。真空妙有。
本是一體。
起初先觀空而修定,其定力道充足,自然而然可觀一切法如何因緣和合
二種方法會相互影響而增上。定慧等持。


David Lin:
各位好得很,好得很,非常好,老師很高興大家能夠用心思維,得到自己的答案和見解,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修行過程。就算老師的答案跟你們不一樣,那也沒關係,畢竟我是老師; 但對你們而言,走在修行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建議這種思維的能力,這就是你們的收穫和修行能力的開發。


黃柏軒:
@ David Lin:
老師,我會分享看法,要等一下,內容有點多


lenkooifong
@黃柏軒 師兄,麻煩你順便想一下: 到底是我們選擇了修行法,還是修行法“預訂”了我們。


黃柏軒:
@len kooifong 這不是選擇題,是深論題目。以目前的速度,我要明天早上才會寫完,我先去睡了,明早精神好再繼續寫。


李應生:
@黃柏軒  師兄,辛苦您了,很期待您的分享。


lenkooifong
@黃柏軒
感謝師兄把自己鑽研多時、與老師反復對證後的心得,二話不說就攤開來讓大家參考,我一定用心讀。


姜力云:
分享看法:
我沒有對此兩宗有太多的研究,我就用我學習的經驗來看待這問題。
我覺得空宗與有宗都是‘樹’,兩方面加起來同時組成‘林’(或許還有其他宗提出不同的看法,來讓整個‘林’更豐富完整,就我的學習經驗裡,通常一個知識體系,會有’三或四‘種不同的觀點,指向同一方向,就是金字塔的形狀,才是知識架構最完美的建構)。
修學必須兩種都了解,甚至我覺得應該還有一或二個宗,讓整個知識架構更完整,有完整性的知識建構認知是很重要的,1. 因為才不會迷路在森林裡,產生不安/害怕/挫敗..等等心理困擾。2. 具有分析判斷的能力,不會看到是某某法師/上師/任何有佛學名詞的文章,就一股腦的相信,產生愚昧的心理狀態。3. 具有能力找到金字塔頂端那個點是什麼(這個點,我稱它是真理),這過程就是培養智慧(我的學習經驗裡告訴我,沒有一個知識體系直接說出金字塔頂端那個點是什麼,都只是說金字塔底部那三個或四個點是什麼,自己先畫出底部的三角形或四邊形,即是找出點直接的關係,然後向上找出交叉點並將型體弄實,最後形成堅固紮實的金字塔型)。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看法。


Peggy 佩薰:
哇!一覺醒來,大家還在樹林裏。最近要重整後院,以下是我的心得。
見樹又見林嘛,見林須往後或是站在更高的視野才能見其全貌。我站在陽台俯視後院的林子,見林時就只是單純的見林,沒有任何想法。下了陽台,幽閒地走在步道,聽見鳥鳴,抬頭一望,看見啄木鳥正忙著咚咚咚,疑,樹生病了嗎?仔細一瞧,樹的葉子正凋零,再低頭一看,天啊!有不少的地鼠洞。@#&*, 這可惡的地鼠!看樣子這棵美麗的樹不久就會枯萎了。砍掉它以後要種什麼樹呢?此時剛才見林的相貌,連同光影,芬多精的氣味,和整體多層次綠意全浮現在眼前。思量後,嗯,紅楓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心滿意足的再往前穿縮在樹叢間.
這樣算不算見樹又見林呢?(別傻了。)
柏軒,等著你呢!帶我們走出樹林。


阿德:
@ Ben 益皜: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我說那是粗淺的比喻.也僅是片面的.單一的角度.如同中醫或是易經的辯證.有陰陽.表裏.寒熱.虛實.依不同的境呈現不同的觀點.Ben說說看為何認為如此??


黃柏軒:
「林」可比喻是由「樹」組成的萬法,「林」就像是真如實相,它包含了「畢竟空」與「勝義有」,在一種不可思議絕對的空又有一股動能,所以絕對清淨與圓滿,但又能生萬法,所以是空有雙融。

「樹」可比喻由真如生出的各種狀態,例如由唯識的角度講1.「種子」、2.「根身」、3.「器世界」,一般的講法是1.「一切種子功能」、2.「生命」、3.三界,白話講地水火風四大、累積業行、含藏善惡業、記憶功能、六識六根六塵、生命、虛空、宇宙三界等等。

林,是佛法全貌,也是真如實相,而修行最終目地是成佛,除了要契入真如,還要像真如,所以除了悟道外還有因果要了結、無量功德要修、各種煩惱要去除、各種能力要具足、各種識的作用轉為智慧作用等等,這在「華嚴經」提到的四十二位階修行內容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修行全貌已清楚明說,這裡的知見很重要(因為重要所以要講三次),絕對不是整天如如不動就好了,這樣因果不能了、功德修有限、煩惱無法完全轉化,各位有時間去看一下華嚴經就能明白,有了這些重要知見,才能依法不依人,自然就能分辨各種修行界、書上或網路上的各種說法是否如法。

樹,就像是各種功法,也可說各種宗派,楞嚴經裡很有名的二十五圓通法門都可契入真如實相,所以佛已告訴我們有許多法門都可以成就,但是方向與見地要對,或者說目標要寬遠,修行這條路也不是只有悟道而已,悟道後面還很多路要走。當初佛在的時候並沒有分宗派,是後來佛法傳下來後各祖師依各自修行的體驗與證量再分別自立專屬門派,所以我認為各門派最重要的核心要旨一定要如佛所說法,也就是佛經所講的內容。除非他說不是佛教,而自立其他宗教下這樣就可以,才不會混淆大眾。

經由上面的鋪陳,再來講空宗與有宗,「空宗」是龍樹菩薩所創(中觀學派),為了破外道神我及小乘的我空法有,「有宗」是無著與世親菩薩所創(瑜伽行學派),為了破頑空。老師提到的密宗應成派是有點像是變質的空宗,其實龍樹菩薩的空宗,是在有真如下才講緣起性空,所以歷緣對境下,心才能應用自如而不受影響。六祖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個緣起性空是真如所呈現的「相」及「用」。

從佛說法四十九年及佛經內容來看,佛不是只講唯識,從林勝義老師上課內容來看,也不是只講唯識。唯識雖然很好,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並且唯識是三轉法輪的東西,其實是悟道後的人再進修的,唯識把心識的東西講的很細,除了要瞭解法理外還要有實證境界,及深度的觀行及觀照的對應,所以很多我們沒體驗及實證狀況下會容易覺得很抽象,因為心識是看不到的。但是林老師說雖然唯識很深,但是過透簡單的認知與練習,也可以在平常修行時一起練習及思維,這也是幫助我們從更廣的修行角度去接觸,或許這也是另一個火花來幫助我們實證更深的境界。

我個人對修行順序的看法,一開始可以先修空觀(像第一轉法輪),這裡面包含了小乘的苦集滅道、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的人一開始修行或是從未修行的人都是執有的,而不知道空的道理,所以煩惱特別多、覺得很苦,除了透過各種空觀外再加上因果觀、因緣觀來強化知見與轉化見地,可薄除部份煩惱而達到解脫(解脫道),亦同步提升智慧(菩提道),這是觀行的觀斷煩惱,屬於心的層面。另外在色身的部份,可以修靜坐、持咒、念佛等來強化靜中定力以及對色身的部份解脫。另外這一個階段還要修大乘的六度萬行,這個大家比較熟就不再說明。其實我對唯識宗或是密宗應成派並不瞭解他們在基礎上的修法,只知道他們核心的思想,但是我認為這一個部份應該有共通點,大方向應該類似。

在修行空觀一陣子後,在身及心有部分解脫力量、體驗或是證量後,應該加強修中觀,也就是空宗講的中道觀,包含空與有的融合狀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等等更深的思維、觀行並配合更深的靜中定力來輔助。這部份就是為悟道作準備或是達到實證悟道。在這階段出現很大的宗派核心思想的分岐,各種認為悟道的境界或是狀態,或是不承認有悟道這件事,或是根本沒有真如。在這裡各宗派的修法各有不同,我覺得有的跟修行設定的目標有關,有的是著重在某一部份的強化,是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只是就像我前面舖陳所說的,如果以佛經的角度來看,各位可以依法不依宗派來看修行這一件事,修行的層面可是很寬廣的。

有的講在人界修行很難,所以要到西方再修,有的認為要修神通、化虹光才是成就,有的認為只要認知到緣起性空就是悟道,有的只要保持在如如不動中什麼都不管即可,隨它來去,有的整天在研究佛經、講一堆佛言佛語以為就是佛法。其實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沒什麼對錯,畢竟修行這一條路很長,要無量劫的修行,但是我覺得應該先把心量放大,不要設限,並依佛經告訴我們的去做,雖然很多實證或是深度的法理我們現在都不懂、也做不到,但是這個菩提心要先發,為未來世修行的種子先做準備。

「見樹又見林」,各種的修行層面都要去瞭解,但不要被某一棵樹局限了而看不到整個面向,也就是林,當我們站的位置與角度不同時,會看到整片樹林,也就是整個佛法的面向,其中有的方法適合初學,有的可以綜合使用,有的適合修行一陣子或是有證量後才適合去學,所以有善知識的帶領就能大大幫助我們,可以少走很多遠路,給我們建議或是提供每個階段的修行方向,這也就是三寶中「僧」的部份,代表著「傳法」。

相信從星光同修會林勝義老師的教學內容與面向來看,是否就是我在前面舖陳所講的呢?各位用心去瞭解後就可以知道,林老師就是在教我們見樹又能見林的方法,一步步教導我們,各種的見知及修法都是很到味的,面向非常寬廣,從不設限,這是我在讀過許多書藉、網路文章、佛教論壇後的真心感想。我們不是唯識宗、也不是空宗、也不是禪宗、也不是淨土宗、也不是密宗,我們沒有宗派,我們只是依照佛經的內容來修行,佛經裡講的所有面向,我們都會去學習與瞭解,修行絕對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內容也不只是專注在某個修法或是狀態而己,要記住華嚴經講的內容,這樣子我們往後在檢視善知識或是文章時,心中才會有智慧去判斷,這就是依法不依人,見樹又見林。


Ben 益皜:
謝謝柏軒師兄的講解。好棒喔!


李應生:
伯軒師兄講的很詳細,很棒!


Ben 益皜:
我簡單地說我個人的一點點的說法,我修行的順序是這樣:
空、假有、中觀、唯識。
- 小乘,修身心解脫。空性的智慧,得一切智,般若德,破見思惑。
假有- 菩薩修。破塵沙惑,得道種智,解脫德-明白一切法的差別-生起無量善巧方便。
中觀- 可破無明惑,能證法身,得法身德,可成就一切種智,佛的智慧。
以上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所提道的。
唯識是最後,可以微細觀察起心動念。我也有參禪,覺得頓悟法門可以當下體悟以上三個境界。純粹個人意見,共參考。


黃柏軒:
@ Ben 益皜:我簡單地說我個人的一點點的說法,我修行………….
--------------------------------------------
這是講悟道的範圍,悟道後的沒講,另外單純中觀不會成就一切種智及成佛,這只是密宗的講法


李應生:
我覺得你們都很厲害也很幸福,可以很有系統性的修行,這樣很棒。
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修的,好像和一般人不一樣,摸著石頭過河,只能邊走邊看邊修,跌跌撞撞,不知道經過多少嘗試,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我比祂還命苦,已經二十年還沒完,呵呵,只能當作是一種鍛鍊。所以大家要把握自己現在的幸福,精進修行。


Ben 益皜:
@黃柏軒:
我還在探討。我只是照廣論說。


lenkooifong
讀柏軒師兄貼文所得:
1。當初一個所謂宗派的出現,是為了破除另一個漸形僵固的體系,目的是破,不是立,將之奉為“不可破”之圭臬,反而辜負了前人苦心。
2。廣學多聞,深入而不陷入,內在視野開闊(力云師姐所說金字塔頂),一世的修行,也只是無限時空中的一小步,極度認真與不必認真並不違和,是一體的。
3。所謂一門深入,不是世俗角度考驗你夠不夠忠心耿耿,一門深入到有了通透體證,即可move on,這一點佛陀已做良好示範。現代人一門深入到成黨成派成山頭,只是自我需要尋找歸屬感,而不是“出家修行”。心態上,要出家,行腳,參訪,形體上,做個規矩在家人並不妨礙。
感謝柏軒師兄。
(令堂好會生兒子)


黃柏軒:
@李應生:
應生師兄有更多的體驗,這二十年你絕不會白走,將來這些體驗都是你的助力,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李應生:
其實佛法只是引導入門的工具,也就是路標,路標至少有八萬四千個,所以無需執著。只要能讓自己覺悟而走入門內而不是只盯著路標看,這樣就是屬於自己最好的真正佛法。


李應生:
@黃柏軒 感謝伯軒師兄的鼓勵。


len kooifong
@李應生 你是我的偶像啦。


Ben 益皜:
@黃柏軒: 應生師兄有更多的體驗,這二十年你絕不會白走,將……….
----------------------------------------------
真的!加油


李應生:
@len kooifong 師姐,偶像都在供桌上,呵呵。也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Ben 益皜 謝謝師兄,我會繼續努力。


黃柏軒:
佛如果沒苦修及走過四禪八定,又怎麼知道這些都不是道。所以這些過程都有意義。


李應生:
伯軒師兄說的沒錯


Peggy 佩薰:
@李應生:
應生,
你就接受讚嘆吧。
我們現在拜,你知。總比以後你掛在牆上,拜嘸知。
呵呵,我真欠扁。


lenkooifong
我感觸很深: 就算讀了柏軒師兄這麼詳細無私的解說,我心中被老師激起的疑團,依然是那一團。仿佛有個答案,是私人的,也許所以答案,都必須是“私人”的,才真正解渴。我靜坐的工夫得提一提。


Peggy 佩薰:
柏軒,
你靜靜吃三碗飯,真人令刮目相看。
又多了一個偶像。


Nicole:
柏軒師兄文筆見解都很勵害,真是讃嘆!


Ben 益皜:
@阿德:
見空,中觀等就好像只見到一顆樹,不同的樹。整個森林不只是一顆樹。我在想唯識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看到整片森林?所以我說唯識如林。不重要的個人想法而已。


lenkooifong
我借用淨界法師的話,不知準確性有多高 ,他說:
“楞嚴經是破唯識的”。
唯識也不是毫無問題,一切都不是圓滿無缺的。


lenkooifong
可破的東西,價值還是很大,就好像我們讀“如何修證佛法”這本書,我相信老師也會幫我們一直去“破”它,不是不敬,是更大的使用和前進而已。


Ben 益皜:
@ len kooifong
愣伽經是不是講唯識?


lenkooifong
所以我說只是借用說法,因為我(還)沒研究。慢慢來,我們不是講要研讀了嗎?


Ben 益皜:
只有等老師引導了


lenkooifong
老師總在最恰當的時機點撥,關鍵是我們自己得努力走到可被點撥處,否則佛難度啊。一起加油。


黃柏軒:
@Ben 益皜 唯識,佛經主要有兩本,楞伽經與解深密經
對唯識有興趣的可以看,這文章是佛光山白話的內容

唯識三十頌講記.doc (254.5 KB, 下载次数: 0, 售价: 15 金钱)
免費註冊成為本論壇會員後,參與交流及發表文章可以賺取下載附件檔案所需的金錢。


lenkooifong
天生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讀唯識會很有味道。


lenkooifong
@ Ben 益皜:


黃柏軒:
喜歡看書的買這本


婉甄:
我倒覺得大部份的人,都是跌跌撞撞,走走停停
一般人修行「起因」跟佛陀很不一樣,大家去思考自己學佛起因,跟修行過程每刻動念,就會明瞭


婉甄:
見樹見林
好的功法(樹),應該帶修行者,照見本來面目(林)。如果這些宗派,都可以照見本性,那都是好的。
雖然目前證不到真如,不知道什麼是真如的感受,但如果有本來面目本質(愛,平安等感受),那就是好的功法


lenkooifong
@婉甄 師姐示範了“直心分享想法”,大家各不相同,各有因緣背景,所有的想法說出來都是一小片自己的心,都是美好。至於見解的深淺和對錯,連老師都不會去判決,因為說出來,是自己的,是讓我們自己更豐富勇敢。


Peggy 佩薰:
柏軒所説的,"在修行空觀一陣子後,在身及心有部分解脫力量、體驗或是證量後,應該加強修中觀,也就是空宗講的中道觀,包含空與有的融合狀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等等更深的思維、觀行並配合更深的靜中定力來輔助。這部份就是為悟道作準備或是達到實證悟道."
文中所提到的中道觀,空有双融,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覺得很抽象,如何把它落實在生活中呢?我假設非空非有就是所謂的不二。
記得在一場聚會中,有六成是非佛教徒。在刀叉碗盤碰撞聲中,突然從空中抛來一句,什麼是不二?我嚥了一下口水,鄰座的老兄緊接著鏗鏹有力的回答,所謂不二就是非常非無常,非空非有,非想非無想.......,一大串佛教術語一股腦兒從他口中淹没出來。我目光一掃全場,只見大部份的人嘴角掛著客氣的笑意,眼神卻流露出不解之情,似乎暗示著你老兄說了等於没說。我咳了二聲,娓娓道來。
所謂不二簡單的說就是我坐在這辺,你坐在那邊。我所謂的那辺,從你的角度來看,卻是你的這辺。也因此没有真正的這辺和那辺。若執意這辺那辺,就容易落入兩辺二元對立。二元對立容易造成衝突。所以佛教說不二,非常非無常,非空非有,諸如此類,用比較圓融的方式看待人事物,以降低生活中的衝突和對立。這是我對不二(非空非有)粗淺的看法和應用。現在想起來,希望没有誤人慧命。
我想知道不二是否可以用以上的例子粗略說之?還有,空有双融,即空即有,如何落實在生活中呢?


lenkooifong
我說自己的習性:
我的人性本質非常主觀好勝,深層原因是為了掩飾極度的自卑,所以我不管說什麼都很鐵齒,一定要對,也認為自己是最對,像那個誇誇而談被暗笑還不自知的人。幸好我敵人夠多而且他們都非常強大((moon wink)),打擊我不遺餘力,我對不了多久就沉了 ,最後甚至沉到底爬不起來,遇到老師,再起來就有了長進,學習調柔心靈對我來說非常困難和痛苦。
我不是回答空有雙融或如何說話算損人慧命的問題,而是分享人生會有許多階段,在過程中,我們與人碰撞,自傷傷人,每個傷口的懺悔和療愈,都能帶我們回到愛中。


lenkooifong
謝謝老師
老師,認知上我懂了,如果有“破”,是破後人妄執之法,而不是破法本身。


Ben 益皜:
感恩老師的開開示!我看到重點了:唯識學修完了最後要成就一切種智。中道法裡面根本沒有!
謝謝老師!


lenkooifong
我看到的不是“修唯識學”,而是“修唯識”,在心地上做那些工夫,如此,唯識是佛法,回到老師所說: 生活本身就是修行,唯識也就在生活本身的運作裡。
我想再用淨界法師的例子去多了解一個現象:發心動機。
淨界法師是修淨土的,他盡一個傳法僧人、修行人的責任義務,去學唯識,有提到過“雖然有些觀點不能認同但還是應該學習和研究”,在這個層面上,作為一種比世間學術崇高的“高級學術”,唯識學是可論辯可研究可破可立的,人與人之間互相觀摩之意。但說楞嚴經破唯識,經老師解釋佛陀說法的順序之後,就清楚了,這裡頭有其他隱藏的動機,是我以前不曾思考過的。
謝謝老師。






上一篇:家暴、因果、人性的思維
下一篇:《道德經》揭開宇宙之謎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6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關於: 一切種智、漏盡通、成佛。  中道不二之討論。


David Lin:
菩薩地修「一切種智」而成佛,在法華經和其他佛經中都有說明,老師在上課時也常為大家點出這在佛經中的記載。


阿德:
@ Peggy 佩薰: 柏軒所説的,"在修行空觀一陣子後,在身及心有部分解脫力量、體驗或……………..
----------------------------------------------
接著Peggy的說法.我們對於真實與虛假也沒有絕對的概念.真實因虛假而生.虛假因真實而辨.失去了一端.另一端亦無所感知.上下.左右.內外亦同.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宛如建築在空中.不是由某個堅實的基礎構築而成


lenkooifong
感恩老師,所謂破和立,破的永遠是人心所執那生滅一念,不管那一念以何種相貌示現。而佛法中不生滅的、究竟的般若智,不在陰陽/對錯/成住壞空的範圍。在知見上要先端正,才不會一路歪下去。
我暫時這樣理解。


David Lin:
經過以上說明,我想請問各位學員:
「為何修一切種智圓滿,便能成佛」?  
請大家思考看看。 ...老師


李應生:
@Peggy 佩薰   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提供給大家參考看看:

所謂「不二」「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體悟到在"空有"以外還有個"不二之性",這是心的般若境界,而後作用在現象上,就不會執著在「這邊或那邊,空或有」。這樣生活及待人接物就能"不諍",以此而修六波蘿蜜就能漸趨圓融。

所以想體會不二,可以從""著手,也就是觀心、觀行。這個部分應該可以應用"唯識宗"的修法。而在觀行的同時配合"空性""不生不滅"...等相關法義的思惟,這樣在修練成熟時就有機會體悟"不二"


阿德:
@ David Lin:經過以上說明,我想請問各位學員:………….
-----------------------------------------------
老師我倒過來想.成佛需要何條件>成就一切種智.
佛要化成自己的淨土.管理三千大千世界.
內部無數無量不可思議的因緣合和.生滅變化.
若無一切種智.就沒有那樣的能力了.


李應生:
關於老師所說「為何修一切種智圓滿,便能成佛」?  
我猜
因為所有生命現象及輪迴的業力束縛和惑業煩惱,都是因為一切種子而有,所以修一切種智圓滿,就能不再有束縛而成就無上智慧解除一切煩惱而成佛。


阿德:
@李應生:關於老師所說「為何修一切種智圓滿,便能成佛」?  ……………….
--------------------------------------
也是.到了那時候.不成佛.也無其他境界可成了.


我是樂爸。Jeffery:
@David Lin 老師,是否因一切法皆由本心而來,也就是生命的完美歸處,,然後再藉由一切法回歸反證這樣的修練智慧...


len kooifong
我看到的是很震撼的“修”字。
得種種智是得,還是在聞的階段,得了智慧思之,修種種智是一步一腳印,落地行之。我只知道很基本的聞思修。
“便能成佛”,是佛出世的承諾,信受奉行。


黃柏軒:
@ David Lin:經過以上說明,我想請問各位學員:……………
----------------------------------------------
這個問題可思維成佛是什麼?成佛需具備什麼條件?


Ben 益皜:
@ David Lin:經過以上說明,我想請問各位學員:……………
----------------------------------------------
我的想法是:無明全斷,證得圓滿法身。所含的種子全轉換成智慧的因。一動念都便是智慧的作用。


黃柏軒:
@ David Lin:經過以上說明,我想請問各位學員:……………
----------------------------------------------
為什麼修到初地菩薩要一大阿增祈劫,而都到妙覺菩薩了,到成佛還要再一大阿增祈劫,這是為什麼?在修什麼?
這問題要瞭解一切種子是什麼?有多少種子?


李應生:
一切種智,除了通達三乘的智慧,同時通達所有度化眾生的智慧,每一個種子就是一個煩惱也是一個因果,圓滿及淨化一切種子,就能產生智慧作用,就能圓滿一切而成佛。


Ben 益皜:
@黃柏軒: 這問題要瞭解一切種子是什麼?有多少種子?
---------------------------------------------
難道所遇到的每一個眾生都是一顆種子?


阿德:
@李應生: 一切種智,除了通達三乘的智慧,同時通達所有度化…………………
----------------------------------------------
一個種子就是一個煩惱也是一個因果.這我是有疑問的.他的橫向及縱向關係呢?還是說這種概念只是化成一種可以分析的角度?


我是樂爸。Jeffery:
@黃柏軒 一切種智可以說成是善惡記錄,能量印記,一經觸發就會發芽了,所以我想就是要把一切種智轉化成智慧的那種作用吧?


李應生:
我認為,圓滿一切種子,不是看種子的數量,是看淨化的能量,否則種子無量,成佛需要無量劫,那就沒有成佛之日了。
所以佛法所說的很多情況,不能用世間的概念來量化,這也就是"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阿德:
@李應生:
所以這就是個有趣現象.探討同一法理.常要用兩種觀法.一是有量.二是無量.有量看不到整體.無量無法分析.


我是樂爸。Jeffery:
@阿德  ...所以就如同師兄說的不同階段...so (thumbs up)
len kooifong
無法分析就......?


lenkooifong
@黃柏軒: 為什麼修到初地菩薩要一大阿增祈劫,而都到妙覺菩……………..
---------------------------------------
這個問題,我想是怎麼來就怎麼去吧?
用普賢菩薩的行願來理解的話,無量劫來貪嗔癡慢疑,種種愚癡,依人不依法,依識不依智,走一條“不歸路”,來到一個停點,要往回走,開始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一點一點去做,慢慢圓滿回去,一切種智是不是教人飛天遁地那麼厲害的智呢?還是,依然平凡,應緣而起,轉化自己做過的一切?
那最厲害的無所不知,無所不在,自有永有,大圓滿智慧,是到了才是吧?


lenkooifong
什麼是不二?
膽敢學俱胝禪師那樣豎起一根手指的話,不曉得會不會被老師砍掉......


Ben 益皜:
體性一樣,允許異性的存在。


lenkooifong
不明白。


Ben 益皜:
比如説牛和馬,是「不一」因為他們不一樣,因為牛不是馬。如果以動物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不二」因為他們雖然不同,可是他們是動物。


len kooifong
還是不明白。


Ben 益皜:
*應該是「非一」是指不一樣的意思。
站在「人」的角度來看:妳和我是「不二」因為我和妳都是人。這個「不二」允許異相的存在:妳是「女人」以及我是「男人」。
我們都是「人」,而「人」是同體的,所以就是「不二」。


David Lin:
各位知道六種神通中,只有一種神通是唯佛獨有,所有菩薩都沒有,只有佛才有的神通,是什麼?  各位說說。....老師


Ben 益皜:
老師,是不是漏盡通?那什麼是漏盡通呢?


David Lin:
對,就是「漏盡通」。
所有的「有漏」都盡了,所以成為「無漏」。
「漏」就是缺點,或可認為「煩惱」。
所以「漏盡了」,就是「無漏」。  無漏就是「所有鉅細彌遺的粗細煩惱、業障、ㄧ念無明、無始無明、甚至是無始以來的塵沙惑等」,全部盡了,轉化了,所以稱為「漏盡」。
唯佛才有
所以在佛教中說,為唯一能夠得到「無漏」的,只有佛!
故六神通中最後一項:漏盡通,只有佛才擁有。
那麼各位知道嗎,要怎樣才能得到「漏盡通」?


李應生:
是圓滿一切種智嗎?


David Lin:
賓果!!!!!!
請問 為什麼?


李應生:
因為所有"無明""煩惱"都盡了


Ben 益皜:
因為圓滿法身就是佛,是無漏的,完全清淨?


lenkooifong
老師,就是因為要“「漏盡」,就是「無漏」, 無漏就是「所有鉅細彌遺的粗細煩惱、業障、ㄧ念無明、無始無明、甚至是無始以來的塵沙惑等」,全部盡了,轉化了”。


David Lin:
以上各位說的其實都是對了,內容意涵也都到位,我之所以要提起另外一個說法,並非因為你們說的有錯,而是要告訴你們更精細、更精準的法義而已。
所以,各位應當在這裏學知:「所有鉅細彌遺的粗細煩惱、業障、ㄧ念無明、無始無明、甚至是無始以來的塵沙惑等」,就是.......
一切種子起現行引起的!
所以法華經才說了那麼清楚,要成佛必須圓滿一切種智。
也因為只有佛才能圓滿ㄧ切種智,或者倒過來說各位更清楚:因為一切種智已經完成了,所以不再有任何的粗細煩惱、無明、甚至無量無邊、細如沙塵的塵沙惑...,所以才能成佛。
所以,只有佛才具有這種看起來不像飛天遁地的神通的這種神通,叫做漏盡通。


李應生:
佛這種狀況也叫"無學",已經沒什麼可學了,但和小乘的"無學"境界層次不同。


李應生:
圓滿一切種智就是讓一切種子不會再發起染污的現行作用,只有清淨智慧的作用,因此必須經由長遠劫的修行轉化,而小乘是直接滅卻一切種子的所有現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佛才會說入無餘依涅槃是"焦芽敗種",因為所有的種子都被弄死了。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4-4-24 16:31 , Processed in 1.370466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