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8|回复: 0

讀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第五講-讀後心得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6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6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1-3 15: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從單修小乘要轉大乘,不容易,特別是已經有實際修證的證量之修行者,因為小乘法與大乘法的所證,在法性上是有些相似的,因為是同一根源(如來藏),不容易分辨(例如:一樣是"無所住",但小乘和大乘所證的內涵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小乘初果羅漢證果位時,能證空相與空性,能斷三種缚結:我見、疑見和戒禁見,這雖和大乘悟道者完全一樣,能斷三種結,然而小乘初果羅漢卻完全無法了悟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相!

因此有些修小乘法者,如果過去世沒有種植大乘法的種子,這世又沒有善知識的因緣,就無法迴小向大。

小乘法修證到證空時,他也能證知有個不生不滅的自性本體,因此他能無懼的滅掉自身五蘊而入無餘依涅槃,只是這樣也等於是滅掉了自性的無量功用。

但修大乘法而悟道時,是他能更清楚明白的體證不生不滅的自性之體相用,能證不入不出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更自在的發揮其自性的無量功用來度化無量眾生。


單修小乘,從般若的角度來看,在自身般若不足的情況下,無法了知大乘法或不信受大乘法,這樣一旦修證小乘法成就,就很容易墮入無為坑(無餘依涅槃)

從修行功法的角度來看,修小乘法者,通常都是從修深禪定入手,假如一開始就是從只追求自身解脫為目標,如果自身的慈悲和心量不足,這樣的情況下一旦修深禪定,最後在機緣成熟時思惟法義,般若發起而斷了「人我見」,這時如果沒有大善知識來引導,就很容易直接入無餘依涅槃。

從慈悲心的角度來看,
單修小乘法的修者,通常大都以尋求自身解脫為初發心及目的,修行的過程中較少入世,甚至沒有行六波蘿蜜,因此比較沒有培養慈悲心度眾生的機會,這樣長久養成了習性,並且因為成佛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在三界生死輪迴行菩薩道,所以慈悲心不足者會認為這樣太辛苦了,所以在修小乘法成就時就很容易直接入無餘依涅槃。

從心量的角度來看,
單修小乘法的修者,通常大都以尋求自身解脫為初發心及目的,這樣長久養成了習性,並且因為成佛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在三界生死輪迴行菩薩道,所以心量小者會認為這樣太辛苦了,因此只要修行達到自身解脫煩惱,就容易滿足而不願意再進一步發心上求更究竟圓滿的一乘佛法,只滿足於小法,認為這樣就夠了,所以在修小乘法成就時就很容易直接入無餘依涅槃。

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說:【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

佛陀在這部經中談到,只有鈍根小乘小智的聲聞人,因為心生怖畏,他不敢發大心,雖然經過了多劫,還是不能知道身中的如來藏,而仍然只是一心想要趣向寂滅,想要離開世間塵勞趣入涅槃。佛開示說,眾生本來都具有成佛的佛菩提種,這些菩提種都含藏在因地凡夫位的阿賴耶識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值遇大善知識,而且發起了成佛的大菩提心,而且經過三種鍊磨來成就妙行,就能把煩惱障與所知障永遠都斷除,就能夠親證如來清淨常住法身。

例如:
如最底下,在《雜阿含經》第979經,紀載有個外道一證得阿羅漢果後就立即入無餘涅槃,也就是在佛入涅槃前,先行入無餘依涅槃。


就如上列所說,雖然小乘與大乘的所證,在法性上有些相似,但在自性般若上卻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佛要宣說法華經前,只是說了「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就立即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因為這些人的根性及般若無法接受佛的說法。

然而,雖然小乘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的,但小乘法卻也是修行的基礎,大乘法兼容小乘法,離開小乘解脫道也無法成佛。

而在法華經中,當初留下來聽法的人,都是能信受佛所說的一乘佛法,也就是已經迴小向大,因此在未來必定成佛,所以佛才會為在場很多的二乘人授記未來成佛。



《雜阿含經》第97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夷那竭國,力士生處,堅固雙樹林中。
  爾時,世尊涅槃時至,告尊者阿難:
  「汝為世尊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
  爾時,尊者阿難奉教,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已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
  爾時,世尊詣雙樹間,於繩床上北首,右脅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想,正念、正智。
  時,俱夷那竭國有須跋陀羅外道出家,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為俱夷那竭國人,恭敬供養如阿羅漢。
  彼須跋陀羅出家聞:
  「世尊今日中夜,當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然,我有所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我今當詣沙門瞿曇,問其所疑。」即出俱夷那竭,詣世尊所。
  爾時,尊者阿難於園門外經行。
  時,須跋陀羅語阿難言:
  「我聞:『沙門瞿曇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我有所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往白瞿曇,少有閑暇,答我所問。」
  阿難答言:「莫逼世尊,世尊疲極。」
  如是,須跋陀羅再三請尊者阿難,尊者阿難亦再三不許。
  須跋陀羅言:
  「我聞古昔出家耆年大師所說:『久久乃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如優曇鉢華。』而今如來中夜,當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今於法疑,信心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白沙門瞿曇。」
  阿難復答言:
  「須跋陀羅!莫逼世尊,世尊今日疲極。」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阿難與須跋陀羅共語來往,而告尊者阿難:
  「莫遮外道出家須跋陀羅,令入問其所疑,所以者何?此是最後與外道出家論議,此是最後得證聲聞善來比丘,所謂須跋陀羅。」
  爾時,須跋陀羅,[聞]世尊為開善根,歡喜增上,詣世尊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凡世間入處,謂:富蘭那迦葉等六師,各作如是宗:『此是沙門、此是沙門。』云何,瞿曇!為實各各有是宗不?」
  爾時,世尊即為說偈言:
  「始年二十九,出家修善道,成道至於今,經五十餘年。
   三昧明行具,常修於淨戒,離斯少道分,此外無沙門。」
  佛告須跋陀羅:
  「於正法、律,不得八正道者,亦不得初沙門,亦不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須跋陀羅!於此法、律得八正道者,得初沙門,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已,於外道無沙門,斯則異道之師,空沙門、婆羅門耳,是故,我今於眾中作師子吼。」
  說是法時,須跋陀羅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須跋陀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從坐起,整衣服,右膝著地,白尊者阿難:
  「汝得善利!汝得大師!為大師弟子,為大師雨雨灌其頂,我今若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者,亦當得斯善利。」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
  「世尊!是須跋陀羅外道出家,今求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爾時,世尊告須跋陀羅:
  「此比丘!來修行梵行!」
  彼尊者須跋陀羅即於爾時出家,即是受具足,成比丘分,如是思惟,……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時,尊者須跋陀羅得阿羅漢,解脫樂,覺知已,作是念:
  「我不忍見佛般涅槃,我當先般涅槃。」
  時,尊者須跋陀羅先般涅槃已,然後世尊般涅槃。

這是佛陀在人間收的的最後一個弟子,證得禪定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的外道須跋陀羅,年紀已經一百二十歲了,他一直被認為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他聽說佛陀破斥九次第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的實證者都不是阿羅漢,他很想去見佛陀,但是,想到自己一百二十歲,佛陀才八十歲,向他請教,面子過不去,怕人笑話,也怕自己的徒弟反對甚至離開。 一直在拖延在觀望,後來,聽說佛陀即將入滅了,他想:「這是佛陀住世最後一天了,我今天再不去的話,可能就無法證得阿羅漢果了。」可是轉念一想:「不行,給人看見了,以後咋在江湖混?還是再等等,再觀察一下。」一直熬到佛陀入滅的那個晚上,眾弟子已經為佛陀的入滅事宜準備好了,他眼看著佛陀已經要入滅了,還是一直拖遲到即將入滅前才趕到,那時阿難尊者已經不肯讓他見佛陀了:「佛已經要入滅了,你不該來打擾佛陀!」須跋陀羅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就百般哀求;但阿難敬佛的緣故,不希望有人再來打擾佛陀,始終不讓他進去。 後來,爭執的聲音漸漸變大了,傳到佛陀耳朵里,佛陀就說:「阿難啊!你就讓他進來吧!這是我在人間的最後一個弟子。」這時阿難才讓他進去見佛。 他聞佛說法以後,當場斷我見而證得俱解脫果,於是請求佛陀同意,就在佛陀面前先入涅槃了。 阿羅漢未盡壽命前,未經過佛陀的批准,是不允許走人提前進入涅槃的,經佛陀同意後,須跋陀羅當場取無餘涅槃來示現給眾生看。

附檔是由星光同修會-黃柏軒師兄製作提供
內容是楞嚴經中,佛所說外道及小乘修者,在修證四禪八定時的內容及要注意的地方,整理成表格以方便大家觀看。
4.8.pdf (146.74 KB, 下载次数: 300)






上一篇:語言 vs 意念
下一篇:見地,修證,行願的認知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4-4-24 10:37 , Processed in 1.20109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