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36|回复: 0

南懷謹-「如何修證佛法」第八講 讀後心得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7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7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5-5 1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修證佛法-第八講
           內容提要
           修持證果
           初禪到四禪
           結使和大阿羅漢
           念身與白骨觀
           念佛與淨土宗
           念法與學理實踐
           念僧念聖賢僧
           念戒守戒
           念施念舍
           念天及天堂
  講到修證事相的問題,要特別提出小乘經典——四阿含經。中國佛教喜歡講大乘,但真正中國的佛教,是融合大、小乘的;而且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後來的顯教與密宗的修法,也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這次才特別抽出增壹阿含經的十念要點來講。隋唐以前,學佛修道證果者多,就是因為注重這方面的修持。十念當中,念安般最重要安般的修證方法,于後漢時傳入:大安般守意經,就是這一個時期由安世高翻譯的。

  現在繼續上次羅睺羅所提出的報告,用安般守意的方法修持,到達不呼不吸的禪定境界。這裏已將秘密告訴我們:一定要到達不呼不吸的狀態,才能證入初禪。
在隋唐以前的學佛修行風氣,可能對於禪宗頓悟,見性成佛的觀念比較沒有,而且以前的人的心態比較務實和單純,比較不會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因此老老實實的依教法次第修證,所以基礎打得好,相對就比較容易證果。

在十念當中,念就是專注於某一個境或某一法,安般法門相似於練氣修定,而呼吸和氣,與心及身體的關聯性最密切,一呼一吸之間也代表著一生一滅,譬如:生氣時或亢奮時,呼吸都會變的急促。

我發現,心如果對於身體越執著,則呼吸越重越強烈,心隨著一呼一吸而波動不停,如果心能在念安般的同時而不黏著呼吸,不隨著呼吸起伏不定,這樣應該就能使心漸漸澄靜下來,達到不呼不吸的初禪境界。

就像練氣修定,一開始借助呼吸練氣,當心達到某個澄靜度時就可以放下呼吸練氣這件事,讓心能夠自然的持續沉澱下去,最後就能入於初禪正定,我想念安般應該也是類似的法理。
)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名、利、財、食、睡等欲,是屬大乘範圍。小乘範圍的欲,是指性欲。關於這點,還會再討論。佛在三千年前,對於現在人所有的性花樣,早都知道,在經典上佛都講到了。欲念不得斷,羅漢果位就證不到。這個欲念甚至包括了遺精,譬如夢中因欲念而有的遺精;同時也包括了各種自慰的方法;自慰,包括意淫,純粹心理想像的自慰方法。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呼吸到了不出不入時,欲念才可能解脫,這是小乘境界的解脫。

  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于初禪。這時才證入初禪境界。是生理上的感覺狀態,冷熱脹餓等。是心理上的知覺狀態,每個念頭的來去都知道。此時呼吸不來不往,並不是呼吸完全停止,因為毛孔還是在呼吸,脈搏還是在跳動,到達渾身毛孔呼吸靜止了(不是真的停掉),才稱為呼吸不往來。此時知道自己的呼吸完全停止了,這就是的境界。

  有覺有觀,即由感覺和知覺反應來的,這個反應就叫一念。念持喜安,就是心中發生無比的喜悅。,偏于生理而言,,則是心理上的輕安,此時,身心如坐虛空,這時才證入初禪的狀態。

  證到初禪的狀態,還不一定證到初禪的果位。證到初禪的果位,可以稱為初果羅漢。至於什麼條件可以稱為初果羅漢,大藏經中的記述多得很,如果肯花時間加以融會貫通的話,自然就會知道。

(心得:
小乘的證初果是在觀照及證悟五陰十八界的虛妄,這時即是證得初果,而這裡所講的五陰(色受想行識)是指前七識的五陰,在這裡並沒有涉及大乘法所講的第八識如來藏的部分,雖然佛在初轉法輪時(阿含經系列)已經講了有末那(第七識)以外的存在,也就是小乘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但並沒有很清楚及詳細的說明其「本質」,就連第七識這個詞也是大乘唯識學的用詞,在小乘法中只講五陰的修證。

所謂:證到初禪的果位。舉例:是因為修行者在初禪未到地定時以「慧觀」而證悟五陰十八界的虛妄時,在當下同時會證入初禪的境界,然後很快的會再回到原來的意識狀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證入初禪的先決條件是:暫伏或斷除欲界的貪瞋,因此還有另一種情況也可以說是證到初禪的果位,那就是當已經斷我見證初果的修行者,持續修禪定而達到初禪定,或持續修證而達到斷除欲界貪、瞋,這時也會自然的恆處於初禪的境界,同時也會證得三果羅漢的果位。
)
  修證部分乃南傳經典主要精華;學理部分是如是思惟。
  大乘見地略有不同,小乘有小乘的見、修、行,這一點要搞清楚。
  學禪不離禪定,但不一定要從禪定入手。禪宗注重見地,注重般若。當然仍須修證,沒有漸修的根基,如何談頓悟的成就!
(心得:
關於南師所說的這個部分,我們可以這樣來探討,通常大家所了解的是小乘的修證解脫法,大都是以修禪定而得阿羅漢的解脫果。

但就我所了解,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期間,大多數的阿羅漢都是『慧解脫』的阿羅漢,祂們都沒有修深禪定而得俱解脫。我覺得這樣也有個好處,就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因為修法的不同,或許比較不容易成為「定性聲聞」,這樣祂們在佛二轉法輪講大乘法時,比較容易接受大乘法而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往成佛之路邁進。

但慧解脫的阿羅漢既然不是修深禪定而得阿羅漢果,那祂們必然是在平常的行住坐臥中以智慧作觀行而斷煩惱得解脫果。

而重點在於這樣的慧解脫修證方法及過程與大乘的著重在生活中作修行的修證方法有什麼異同之處?

在下面補充說明:
阿羅漢也是有相對的『無漏智/解脫智』,因此在修證的過程中不會是像一般所詬病的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只是以一切都是『空』這樣的心態(不動念)來面對而置之不理(這是錯誤的修法),也就是說阿羅漢的『無漏智/解脫智』也是不落入『空/有』兩邊,否則就不能稱為『無漏智/解脫智』,只是這樣的『無漏智/解脫智』與大乘的『無漏智/解脫智』有什麼異同之處?

我想,如果能明白這些,應該也就能明白南師在這裡所說的大小乘『見、修、行』的不同之處。
)
  有覺有觀再進一步:有覺有觀,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禪。

  由有覺有觀的境界,再進一步證入內心無比喜悅。這不只是口頭的高興,而是看到一切眾生、任何人,乃至冤家、仇人等,自己內心都是詳和的;他們即使有錯,也是值得憐憫的。慈祥是內心自然的流露。不是出於勉強的,所以菩薩慈悲喜舍中的喜很重要。不喜的狀態久了,整個身體會僵化,氣脈就不能通了。

  這時專其一心,專在初禪所得的境界,念持喜安,保持能量不放射的狀態。氣停了,就是道家無火之為炁,漸漸的證到:無覺無觀,三昧念喜,心中無比的喜悅。這個喜悅的境界就是。此時證到二禪。

  增壹阿含經,在三國東漢末年傳入,這時佛法注重修持,佛法也很容易被接受,因為一修就有效果。當時西晉的文化相當高。如果佛教光靠學理進來,不一定被接受,但定力與神通一來,知識界不能不投降了。而現在學佛的人,哪里有神通!只有神經。如從禪定入手,就會有神通,個個都有,不足為奇。

  無著菩薩一系下來,專講唯識法相方面的修證,在這一套理論系統下,我們方才講的,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于初禪,還在有尋有伺的境界裏,還是在第六意識的狀態中。到達無尋有伺時,才是這裏所講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禪。心理思想,不再像電子般亂跳動,而進入無尋有伺的境界。可是此時還有境界存在,還沒到無尋無伺地,還不到無心地,還早得很。無心談何容易啊!如果我們認為萬事過了不留意,就叫做無心,這樣每個人都會。禪宗祖師說: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更隔一重關。學禪宗,在見地上有莫大的好處,但在修證方面,卻有莫大的流弊。凡事的利有弊,這也是一陰一陽的道理。
(心得:
從修證的角度來說,無心定有兩種,一種是外道所修的無想定,一種是證果位的無受想定或說是滅盡定,這兩種都是讓第六識停止作用,

從大乘法見地的角度來看,並不是什麼都不在乎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樣就叫「無心」。

學禪有兩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在修證修習禪定上很容易將某些境界誤認為是悟道而誤入歧途。
而在參禪上卻也容易因為害怕這樣的見地,認為禪定與解脫都不是真理而忽視禪定修證的功夫對於參禪的幫助而拒絕修習禪定。
)
  無複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游於三禪。

  這裏又起變化,到了三禪,心頭的喜念沒有了,守著一種境界——覺知身樂。身體內部所有的氣機、氣脈,每一個細胞、神經,都起了大變化。到了三禪境界,才有可能去除疾病。所以不要以為兩腿一盤就是禪。能到達三禪,是要無量功德無量善心,慢慢熏修來的。在這以前,只能略微改善身體現狀,做到少病而已。證入三禪後,看以前的歡喜境界,就如同凡夫一樣。因為現在才達到至善的喜悅,這是聖賢的境界。

  彼苦樂已滅,無複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游於四禪。

  這時再進一步,證到沒有苦,也沒有樂;沒有憂愁,更沒有幽悶。大家要注意,到了苦樂已滅的境界,也還是,所以接著說護念清淨,身心內外一片,融化了,證到四禪境界。

  這是佛的公子羅睺羅,自己的心得報告。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這時身心毫無渣垢,如嬰兒狀態一般,要到三禪才能證到這個境界。以前高僧大德,都可預先說出何日死,且臨死時身體象嬰兒般柔軟。或者更高明的,化成一片光,人就消失了;充其量留幾片指甲,或一束頭髮作為紀念。

  此時智慧到達了: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同時解脫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中,知道自己如何來,如何去;得宿命通能知無量憶劫事。四果羅漢只能知五百生,大果羅漢知道的就多了。羅睺羅就是到達這個境界。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一切煩惱諸結,都解開了。

  複更施意,成盡漏心。注意這八個字,四禪是禪定功夫境界,如結使未斷盡,所以四禪並不就是大阿羅漢,還未證果,到了這個境界時,複更施意,如果念頭來了,要更加修持。成盡漏心,就是無漏心。

  但是,不能動念不就成木頭了嗎?不是的,起心動念,用過便休,沒有滲漏,沒有黏著。有定力的人,儘管一天忙到晚,他那個處在定的境界的本心,並沒有動,並且還是光明清淨。處理煩惱事,在當時現煩惱相,但心境的光明,則一點都沒有動。

  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這時,所有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統統得解脫。到這個境界時,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四禪功夫到了這個程度,才算得到了解脫。大家注意,心得解脫,這個解脫是修持上的一個境界,得解脫智則是見地。智慧不屬於功夫,不屬於境界;但是功夫、境界與智慧,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到了解脫的境界以後,還要繼續努力,慢慢地得解脫智大家又要注意了,在這一段修證程式中,最後歸於解脫智。可見小乘還是以智慧的解脫為終究,何況大乘。用大乘的說法,則是大般若圓滿的解脫。

  到了這個境界,羅漢的果位來了,這個生命就叫最後身,以後不來了。(到哪里去?)這一生,清靜的果位已立;世間所有的冤債都還光了,以後不到欲界中來了。這就是小乘極果。但是大乘的道理,這種成就最多經過八萬四千大劫,非再回來不可。不回心向大乘,不能徹底了脫生死,只能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的境界(??)
(心得:
從南師在這裡的解釋就可以看出,小乘與大乘在某些層面上或者說在某些境界上是很相似的,在面對境界時一樣起心動念,只是在當下不染著/不黏著。

為什麼說『沒有黏著』,五蘊的蘊也就是積聚的含義,而通常眾生的五蘊在運行時也就是本心與五重的虛妄黏在一起,因為無明而將五蘊誤認為是我及我所,因此緊緊的黏著,但卻沒感覺自己(本心)黏著境界而妄生妄滅。

而在證悟五陰十八界的虛妄而證初果後,這種黏著的不自在感/結縛感就會明顯產生,同時也會開始有少分與五蘊境界解離的感覺,也就是一種五蘊是我又似乎不是我的狀態感受,『非我不異我』,隨著持續修證,黏著的境界越來越少, 相對的貪嗔癡慢疑也會越來越淡薄,這時心越來越解脫、越自在,能以般若智慧覺觀自身五蘊的運作,也就是在面對境界時,前七識心/心所的各種生滅變化,就算是在處理煩惱的事,即使起了一念煩惱念,本心也不會黏著那一念而隨著不斷流轉,對於本心而言,那一念煩惱也只是一個突發的虛妄現象,一切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但本心不動,而這樣的境界是依於般若智慧而有的作用。

如果是以禪定作為修證解脫法,雖然在四禪時,心能有相當高程度的清靜與解脫,但是在深禪定中,無法起什麼念頭,也等於沒什麼智慧可言,所以這只是在功夫修持上的境界,還不是真正的解脫,也無法發起真正的智慧在生活中運用,也還沒脫離三界的分段生死輪迴,因為還沒有『解脫智/無漏智』,所以必須在這個階段不作勝解而持續修行,等到機緣成熟時,般若發起就能得『解脫智/無漏智』,這樣就能圓滿小乘的般若及解脫,就能自知『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可以出三界輪迴了,

有了『解脫智/無漏智』就能達到小乘解脫道的最究竟般若解脫,不再需要藉由修持禪定來維持心的清靜與解脫或是藉由觀行來斷煩惱,因為已經常在本心的大定及清淨中,不入不出、不生不滅,這樣在世間生活雖然還是可能會有病業和習氣的現行,但這些已經不會再影響到心的清靜解脫,不會再有煩惱。

從羅睺羅的修證報告及南師的講解中,可以發現小乘與大乘的相似,因為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大乘法的內涵中,包含有小乘法的內涵,大乘法也一樣必須修解脫道,因此在某個層次的般若和境界是一樣的。
)
  這是羅睺羅的修證報告,經上沒有記載他修了幾年,或幾個月。然而佛在世時,確實有人當下證羅漢果,有人三天證果,也有人七天成就。

  羅睺羅向佛報告修持經過,佛很高興,獎勵了一番。接著說:「具足禁戒法,諸根亦成就,漸漸當逮得,一切結使盡(增壹阿含卷七)。佛說修安般,由調息的方法入門;修成後,戒定慧具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諸根神而通之而得解脫。比如佛學中的四大皆空,要諸根成就了,才得掉,才做到饑餓寒暑不侵,四大才轉得過來。

  要證得大阿羅漢,還要斷三有結使。三有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結使就是心理行為,即心理狀況、起心動念所構成的作為。這些習氣的結使都斷光了,才能證得大阿羅漢果。

  在佛所提出的十念當中,講得最多的,就是利用呼吸證果,佛的公子也報告了這方面的修證經過。

  在增壹阿含經第十一、十二品中,提倡孝道,強調父母之恩難報。由於中印基本文化思想上這個共同點,所以佛教傳入中國後,很快就為中國文化吸收,並發揚光大。

  第九個是念身。這裏的念身法門,是就顯教而言,不講密教。後世的中國道家及密宗,走的是密教路線,偏重于修身的法門。但在最後,往往不知道把這個法門解脫,而過於執著了修身,就是外道。如果知道把這個法門解開,就不是外道。

  這裏所講的念身,是小乘的方法,譬如四念住中,念身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小乘所講的無我,是就現有的生命現象而言,在於提示人們,超越這個層面,取得涅槃。可是流入學術界後,尤其是流入西方以後,認為佛家的無我是斷見,不承認有靈魂,也有說佛學是無神論,這真是笑話。

  唐宋以前修持證果的人很多,修念身法門的也特別多,如不淨觀、白骨觀兩種,都是念身法門。天臺宗的止觀,採用了呼吸法門,再加上修不淨觀、白骨觀。浙江寧波太虛法師有位弟子,學問非常好,三個月修成了白骨觀,把人觀想成骷髏架子,觀想到每個人都是骷髏,到達二禪境界。後來他告訴我說:儘管出家,欲念還是有。雖然白骨觀修成了,但是卻覺得縱然白骨也風流

  所以白骨觀、不淨觀,要修持到沒有欲念,古人可以,今人不靈光。今人覺得白骨也蠻好看的。

  念身,觀身不淨,主要在於去欲。大乘戒律第一條是戒殺;小乘戒律第一條是戒淫,為什麼不同呢?

  要得羅漢極果,必須先戒欲念。但是,白骨觀也罷,不淨觀也罷,數息觀也罷,百千無量法門,差不多都拿淫欲沒辦法。淫欲之斷,就有如此的困難。能先轉化了欲念,才能談修證、禪定。

  第十個是念死。人生都要死,尤其是老年人,真看通了生死,才能放下,同時鞭策自己,趕快努力修持。近代淨土宗印光大師,特別注重修念死法門。

  現在再把十念重新討論。與本題融會顯密圓通修證次第,加以融會貫通。

  第一念佛:這個念佛,並不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雖與淨土宗同一原則,但修法不同。據阿含經所述,這是心心念念仰慕、追隨、信奉、追求佛的成就,以佛來警策自己的一種法門。

  慧遠法師創立淨土宗,採用淨土三經,其目的是求長生不死。慧遠在出家學佛前,學的是道家;後來覺得,道家求長生不死的修煉方法不夠究竟,所以轉到佛法裏追尋,結果找到了精誠一念,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他便採用這個法門,創立了淨土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說是長生不死,但沒有徹底生死。要往生那裏再繼續修持成就了以後,再到十萬世界度眾生。這是大乘路子,同時也包括了小乘的念佛法門。

(心得:
很多人學念佛法們的確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認為簡單又能永恆不死,但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要有基本的條件,例如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的念佛,而且去到極樂世界,修學菩薩道到了某個程度,不須阿彌陀佛趕你,你自己就會因為慈悲心或其他因素而自己發願到其他世界度眾生,因為菩薩道五十二階位中,這是必然的演化過程。
)
  此外,密宗的念佛法門最多,譬如毗盧遮那佛修法、普賢如來修法、上樂金剛修法、喜金剛修法等等,都是念佛法門。
  這裏我所講的念佛,是廣義的,包涵極廣。狹義的,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那只是一個方法而已。

  第二念法,也可以成就。現在一般人不能把學佛、佛學、佛教三者合一,真能合一,就是念法。譬如我們都知道無常、苦、空、無我、十二因緣,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最樂。這些學理就是法。我們只曉得這些學理,而沒有把這些學理,用到自己身心上,沒有和修證配合起來,這就沒有念法

  孔子所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也就是念法。把佛學的理,應用到身心上來,這是念法的法門。

  第三念僧,念聖賢僧。如馬祖、百丈禪師如何出家?如何參禪?如何成道,或憨山大師的修持經過,我們佩服他們,模仿他們,就是念僧法門,先輩的聖賢們,走什麼路子,有什麼成就,我們依法修行,就是念僧。但現在的人們,非但不看前輩修行傳記,不學習他們的修行;即使看了他們的傳記,也用客觀的眼光去研究它,甚至批判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態度。

  第四念戒。念戒也不容易,大陸上以前每個陰曆的初一、十五,必須誦戒,非常隆重。每個出家人自己犯了戒,逐一作懺悔,希望不要再犯。至於念戒,和誦戒不同,一條一條都要熟記于心,連開步走,或做任何事,都要念著成。這樣,你的行為,處處都是合於法度,心心念念如此,做得到嗎?戒又有遮戒、性戒的差別。因時間、地區不同,可以權宜變更的戒條,叫做遮戒。但是像殺、盜、淫這三大戒,是永遠不能違犯的,這些就是性戒。

  念戒,就是隨時嚴重地告訴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頭,只能起至善的念頭;至於壞念頭、惡念頭,絕對動都不能動,以免犯戒。

  年輕人若真做到,七天規規矩矩念戒,一定會證沙門果。證了這個果位後,修持的路就好走了。但是,後世修念戒的人很少。

  四無量心也在戒的範圍,經與戒是合一的。學密宗的人,守戒方面就更嚴謹了。每次修法,先修四無量心:眾生一切的痛苦,自己來擔;修法不為自己修,希望修成了以後能度眾生;所有的功德回向眾生,自己完全不要。發菩提心、四無量心等等,這些都屬於念戒法門。最近到處都流行密法,東傳一個。西傳一個,但是基本道理都沒有。搞得我可是無關卻有關,只好不看了,實在看不下去。真正的密法,在心理的行為,道德的反省上,都是非常嚴肅的。一般人聽到密宗,都想到男女雙修,把密宗給糟蹋了,也糟蹋了佛法。任何一個宗派,都不是這麼簡單的。

  第五念施。施即佈施,念舍,一切都要舍,如拾得引用彌勒菩薩偈子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這也是佈施。念施談何容易!大乘佛法第一個講佈施,佈施最難修。中國文化中提到遊俠的仗義疏財,財物拿出去沒當成一回事;自己沒有錢,卻要給人,這也算得上是施。我們一般的施,往往是有條件的,不是求功德,就是求名利。如能一切都舍,舍到最後就空了,那就證到了空。這個法門還包括很多。

  第六念天。西方宗教有天堂之說,那是正確的修天道,不是不對,不要看不起西方這個法門,學佛的人,不應該對西方宗教有偏見。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各個宗教的真理,都是對的,只是證道的程度有深淺,表達方式不同已。況且佛教小乘,也有念天法門。

  怎麼修念天呢?說起來難為情,我們一般人修持,死後能不能升天,還是個問題,更別談往生西方了。蘇曼殊說:升天成佛我何能,幽夢無憑恨不勝。

  由念天來說,與我們有絕對切身的關係;四禪八定最高的果位,並沒有脫離三界天。所以真想成佛,跳出三界外,可真太不容易了。





上一篇:學員4月份修行心得紀錄_2020年
下一篇:一隻牛的啟示!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4-4-27 03:20 , Processed in 1.21159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