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00|回复: 64

何謂真正的 無我 ?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0-14 1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

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

以上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對於「無我」的闡述,提供給大家一起探討及交流,不知大家的見解如何?








上一篇:馬來西亞學員參禪- 「 拈花微笑 」 公案
下一篇:「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與「心經」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4 17: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s.Sardou 于 2018-10-14 18:02 编辑

這裡牽涉到非常深廣不可思議的各種基礎理解:“我”是什麼構成的?
覺知心是什麼?
見道是什麼?無餘依涅槃是什麼?
自主心是什麼?
、“無掉”,是一種做法還是什麼?“滅掉”,是殺了還是什麼?
“有我”是什麼?
連“我”是什麼都一點概念都沒有,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4 1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的漢文體系真奧秘,明明會中文的人,看著也像讀外文。當我們不懂英文,看著英文字,意識是不能動的,當我們不懂佛法,誠實、非常誠實的看著佛教詞彙,意識也是不能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4 1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主心是很奇怪的東西,我們認為自己有自主意識,能做主,試試看,叫自己每天早上五點鐘起來跑步一小時,風雨不改,跑五年,倘若我們真能自主,必定能風雨不改,每天真的起來跑步,五年不間斷。但是,無人不知,這是不可能的,能做到的人,都參加奧林匹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96

帖子

91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0-15 15: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無我是境界.是超越理解的境界.
如同程式執行.卻要求將電腦關機一般.
能所斷離.

因為困難.所以嘗試了相反的方向.
既然消失不了.就擴大它.我不只是我.
將拘於形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加以延伸.
至環境周圍.草木蟲石.山川雲水.
一家.一里.一城.一國.一洲.而至十方法界.

無非是我.於是原本的我.稀釋了.淡然了.
是否與無我的旨趣殊途同歸.很難說.
但是慈悲心在那樣的心境裡很容易升起.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極處意味關聯.
然無我在最終.仍然是門超越的功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5 1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時我也覺得,與其幻想無,不如實實在在的有。與其自欺欺人的認為自己無貪無嗔無癡,不如爽快一點,直面貪嗔癡,有就有,老子認了!!拿得起,就有放得下的一天。阿德師兄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00

帖子

40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0-15 17: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觀想的方式去將自己放大,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心量和感情沒錯,
慈悲心也可以適度升起,也是!
但實質的作用和持久,會達到什麼程度就很難說了。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鍛鍊無我! 但很少人聽人提及,那就是 :

“ 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做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5 18: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s.Sardou 于 2018-10-15 18:13 编辑

幸運草,
您說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
我一下子就聯想到別的地方去了~~~
“不停的做義工?”
“去加爾各答參加特麗莎修女的慈善機構一直做一直做嗎?”
我猜想您所說的一直做,並不只停留在這個層面。
那又是如何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50

帖子

19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0-15 2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修,一直修,一直修,一直修修修…
修什麼?
對修行有幫助就去做…

不要再睡覺幻想了,大家起來動一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做做.............. "

我想這意思就是:

“ 一直付出,一直捨,一直付出,一直捨,一直捨捨捨..............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用實際行動不斷的捨掉“我執、法執、貪嗔癡慢疑.............”。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09: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
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
這兩句裡面,第一句是針對「人無我」「斷人我見」的形容,第二句所講的也是小乘的無餘依涅槃的作法。

「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這句的重點主要在「“參悟”自己如何否定自己」而能「斷人我見」,而除了「覺知心非我」,「色身也非我,就連什麼念頭都沒有的靈知境界也非我。」

除了「人無我」,我們還要往「法無我」的方向參悟。

底下《楞嚴經》《金剛經》所說的義理是涵蓋「人無我、法無我」。參禪時可以從不同的說法中去做思惟,這樣更容易激盪,讓自己悟到更深的義理,甚至能斷我見。

《楞嚴經》的宗旨——知妄即真,歇即菩提。
佛意但能達妄本空,妄空真顯,何必求索妄因,劬勞修斷,而冀證入耶?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除了參禪,也可以藉由對底下「『三法印』的"思惟"和"觀行"」來增加對無我的體會。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藉因緣所生之諸行法,當因緣變化時,即無法保有常恆不變之相。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亦即無有本來自在、不藉諸緣出生、常恆不變的本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無有一切生死的煩惱與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的般若中道體性義。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3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8 22:4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無我就是把有侷限、狹隘的小我心量,轉化為無量無邊,無滯礙的寬廣心量,也就是所謂的「量周沙界,心包太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9 15: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
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


上面這種說法像是否定了一切,把自己給滅了,這樣很辛苦,感覺很無趣,一片死寂。
在現實生活中把自己的心滅了很難,這種狀態只能在涅槃中才會出現。
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見道,不是悟到如來本心中,要悟道不會用否定自己心的方式契入。

無我,是一種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境界,所以是一種實境,需要實證。
在生活中可以用「無我」的精神來降伏煩惱以達到解脫,無我從精神上可以想像是沒有自我的強大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一切了,什麼都跟我有關,我的工作,我的家人,我的事,我肚子餓了,我很高興,我很痛苦,我很喜歡,我很煩.......

除了「我」以外,我們又把「我」加以擴大到其他事上,這是我的家人,我的小孩,我的國家,我的家,我的錢,我的車子,我的工作,我的衣服。只要跟「我」有關的,就變得比較重要了,其他的好像不關我的事,別人發生事情了,好像跟我就顯得不怎麼有關了,很奇妙的「我」。

看得出來「我」就是一切了,只有「我」存在了,認知了這一切,這「一切法」好像才存在,不然「這一切」對「我」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我」又是煩惱的根源,這一切也因為有了「我」才生出這樣多事情,沒有「我」好像就沒事了。

透過以上這些思維,對照了佛經中佛所說的話,就能明白許多深義,透過生活中不斷地觀察一切,去理解一切的變化與存在,就能對生命有更深的看法與體會。透過這樣的思維與觀行,不斷地降伏「我」,讓「我」不再強勢,讓「我」慢慢變成「客人」,讓「我」看生命的角度變得寬廣,這一切就有了新的定義...........

生命的存在,就只是經歷,不論是進化還是下墜,它自有出入,差別在於自己的選擇與認知,「我」要怎麼過,我要怎麼「存在」,我要怎麼「活著」,「我」到底是什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9 1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無我的境界,要一直持續下去就無餘依,但不是“死”。
沒有我們概念中的“死”這回事。
無我不在境界中,就是一種智慧。
對,就是“我”不再強勢,由智慧引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33

帖子

1384

积分

星光傳法助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10-19 17: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凈倒。於無我我倒。”~~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把無我顛倒為我,就是無明錯亂,
不把無我顛倒為我,我就是尋常一個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無我」是為了對治「執著有"我"」而方便言說的,這是對立法,
「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就是為了對治「我」而說,真實來說是——「否定我」也「否定無我」,連"否定"這兩個字也必須徹底"否定",這才是真正的「否定」義。

大乘菩薩悟道,不只否定了「我的存在(人我見)」,更進一步否定了「一切法的存在(法我見)」,所以這裡所說的「否定」並非是「偏執的否定」,因為實際上根本沒有偏執的「我、無我」存在,如同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思考「"我"要怎麼活?」 或「"無我"要怎麼做?」 這都是「意識心」的作用,
如同金剛經中 佛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我」的同義詞是「空」,因為眾生在第六識思想上,知道要"無我",但第七識卻總執有一個"無我"的存在,講「"無我"的"我"」卻又「執有一個"無我"的"我"」,因此一直無法「斷我見」。

既然是「無我」;是「空」,那就毫無保留,徹底的放;就像慧律法師講的:要對這個世間徹底沒有意見。"徹底"這兩個字就是關鍵。

「滅掉自己、滅掉一切法」,並非死寂的空,因為連"空"都沒有,因此也沒有滅的念頭,所以也沒有死寂可言,因此,《三法印》裡才說「寂滅為樂」。眾生心的「我見」很頑強,其本性是"害怕失去自我",所以只要真有敢於徹底滅掉"自我的存在"之勇氣,就可能「斷我見」。

有句世俗話講:「置之死地而後生」。悟道時進入究竟的圓滿境界後,還是會回到意識心的世界,所以滅掉自己及一切(暫時伏斷我執),是為了「親證真理」,而後才能「依於真理」在「世間生活及修證和行菩薩道」。

「小乘的見道」也是一樣,只要行者本身具有「菩提心」,則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同,都只是過程,這就是佛在《法華經》所說「一佛乘」的道理。因為要成就大乘悟道並非容易,因此如果能有因緣先成就「小乘"見道"之"斷我見"及"解脫道",這也是很好的一個"修行中繼站",小乘法是大乘法的基礎,所以並不需要害怕或厭惡小乘解脫道,只要自己能保持「菩提心、慈悲心」就不用害怕會落入離於三界之涅槃了。

修行必須避免落入「對立法、顛倒法」才能入「中道義」,如佛在楞嚴經所說:「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實義"這兩個字是關鍵,雖然上面說了"這些法"但實際上"並非真有這些法"。)


《楞嚴經》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汝觀地,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底下這篇文章,有對空的基本詮釋。

《金剛經》與《清淨經》的交會
http://www.star-bbs.com/forum.ph ... d=135&fromuid=9
(出处: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22 1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就是為了對治「我」而說,真實來說是——「否定我」也「否定無我」,連"否定"這兩個字也必須徹底"否定",這才是真正的「否定」義。
大乘菩薩悟道,不只否定了「我的存在(人我見)」,更進一步否定了「一切法的存在(法我見)」,所以這裡所說的「否定」並非是「偏執的否定」,因為實際上根本沒有偏執的「我、無我」存在,如同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種什麼都用「否定」說法,比較像是「苦集滅道」的思維與做法,反而與「常樂我淨」講的恰恰不同。
連否定都徹底否定的講法,就像是連空也徹底空掉一樣。這種狀況在平常修行時,可能會用否定一切的方式,建立了什麼都是假的觀念後,在實務上也認為什麼都是空的,其實以本心來看是沒錯,怎麼說都可以,但是在修法上這樣子容易走向小乘的軌跡。
但是在所有的禪師案子中,沒有人用否定的方式在悟,反而在悟道時都很「活」,而且怎麼忽然進去的,自己也不知道,決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全部否定我以後進去的,而是跳進去後,「我」自然就暫時不作用了。其實這是講法的問題而已,每個人表達的方式不同。
要講真如本心第一義本來就都是「本來無一物」,這樣子講是對的,但在實務修行操作上不是這樣子。在實務上建立「本來無一物」是很重要的,但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建立「本來無一物」觀念後,再來就是實修了,在實修過程,因為我們的「我」並未斷,所以業障習氣會一直流出,所以透過提醒自己、不斷地思惟、透過內觀、透過功法來慢慢轉化,把「我」轉薄了,生活就自在了,如果沒有「我」這一切都不重要了,也沒有意義了。所以有「我」是很重要,不是否定「我」。
以上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22 16: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思考「"我"要怎麼活?」 或「"無我"要怎麼做?」 這都是「意識心」的作用,如同金剛經中 佛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在生活中思維「我」與「無我」,確實都是意識心的作用,但是我們都是用假修真,都是靠妄心去找真心。
而利用「我」與「無我」的精神,所謂精神是一種目標,因為真正進入「無我」是無法生活也無法存在的,那是在涅槃境界中,是不能生活的。
所以是利用「無我」的精神,常常提醒自己「無我」的重要,利用此精神去觀察、去思維、去轉化自己的業障習氣。至於「無我」的真正境界要實證就很難了,就只能靠努力及機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00

帖子

40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0-22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 “ 利用「無我」的精神,常常提醒自己「無我」的重要......." ,
和先前所談到的 : 要修練無我,就是 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做做...

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6: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種什麼都用「否定」說法,比較像是「苦集滅道」的思維與做法,反而與「常樂我淨」講的恰恰不同。
連否定都徹底否定的講法,就像是連空也徹底空掉一樣。這種狀況在平常修行時,可能會用否定一切的方式,建立了什麼都是假的觀念後,在實務上也認為什麼都是空的,其實以本心來看是沒錯,怎麼說都可以,但是在修法上這樣子容易走向小乘的軌跡。
但是在所有的禪師案子中,沒有人用否定的方式在悟,反而在悟道時都很「活」,而且怎麼忽然進去的,自己也不知道,決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全部否定我以後進去的,而是跳進去後,「我」自然就暫時不作用了。其實這是講法的問題而已,每個人表達的方式不同。
要講真如本心第一義本來就都是「本來無一物」,這樣子講是對的,但在實務修行操作上不是這樣子。在實務上建立「本來無一物」是很重要的,但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建立「本來無一物」觀念後,再來就是實修了,在實修過程,因為我們的「我」並未斷,所以業障習氣會一直流出,所以透過提醒自己、不斷地思惟、透過內觀、透過功法來慢慢轉化,把「我」轉薄了,生活就自在了,如果沒有「我」這一切都不重要了,也沒有意義了。所以有「我」是很重要,不是否定「我」。
以上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客人回家您好:
從您所說的角度來看,也有您的道理,也沒錯,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然而在這同時,我有一些不同面向和層次的內容,想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在學佛路上能有幫助。

「常樂我淨」和「苦集滅道」看起來是相對的,但「常樂我淨」卻是以「苦集滅道」為基礎而修。如果要「見道」則兩者皆不可執著。

「苦集滅道」是佛在初轉法輪時對「妄執有"常我"」的眾生所講的,「常樂我淨」是佛在世說法後期針對二乘人講的,希望能使之「"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而佛沒有在"初轉法輪"時就講「常樂我淨」就是怕弟子在還未建立基本的「無我知見」前,會因這個說法而「執著有個"常我"」而導致連二乘人之「"見道"的"斷我見"」都無法成就。所以說小乘法是大乘法的基礎。這一點,學佛的行者必須特別注意。

所有的眾生學佛的「初發心」都是因為「苦集滅道」而有的,因為感覺到「苦、無常」才會想學佛,希望能脫離「苦」,釋迦牟尼佛當初也是因為這樣才出家的,這是所有修行人的基本動機。

修行人如果從過去累世一直沒有建立「大乘菩提道知見」,沒有「發菩提心、沒有培養慈悲心」,這一世一接觸佛法就完全只以「解脫苦為目標來修法、修禪定」,這樣在「見道」後就很有可能會成為"定性聲聞"而永遠無法"迴小向大"。但是對於一個有薰習大乘知見有「發菩提心及培養慈悲心」的修行者而言,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而在參禪時,「否定」這兩個字的「意義」,在不同的階段和情況下有不同的用法,但是「用意」都一樣。「否定義」不一定只用「否定」這兩個字來做「表現」。

就如《六祖壇經》裡的幾個案例:
六祖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禪者智隍向六祖參學: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

又說: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本來無一物」本身就是「否定句」,如果不是,那就成了「本來有一物」了。

上面所有案例中,都是「否定義」的用詞,當然,使人悟道的方法不是只有這一種"說法和做法",還有很多方法,因此才會讓人感覺悟道時是"活"的,因為每個人因緣不同,而用「否定」的言論也只是一個「接引的契機」,因此「不可"執著於否定"而衍生更多的"定義"」。

所有的佛法都是「否定法」,都是為了要「"破除"眾生無始劫來的"迷執"」,因為眾生"偏執"迷於一端故,因此才需要各種善巧方便之「否定法」來破除眾生在當下所「妄執之邊見」,完全破除才能入於"中道義"。


參禪修行有「頓悟和漸修」兩種方式,您說的應該是屬於「漸修法」,也值得同修們思惟。但除了"漸修",我想提供下面不同的說法,讓大家在"參禪"時可思惟。

眾生就是因為把「我」看得很重要,才會無法「見道—斷我見」,而「"否定我"並非"斷滅一切"」,而是「見到真正的我」,這就是禪機所在。

「本來無一物」不是「觀念」,「悟道」並非是先建立某個觀念後再實修,也非是把我轉薄了。「悟道」時所進入的境界,的確是「無我」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中不會「感覺我重要或不重要、有意義或沒意義」,就算從「真如境界」回到「意識心」的世間也一樣,所以「斷我見的見道者以此般若為本,才能自在的生活。

藉由在老師的這篇文章中,形容悟道後在現實生活中歷緣對境時的感受也能略知一二。
【出離心形成以後,我還是我嗎?】
http://www.star-bbs.com/forum.ph ... id=61&fromuid=9
(出处: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23 17: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客人回家 于 2018-10-23 17:39 编辑

李師兄你好:感謝您的回覆,對文章討論我覺得很好,可以看到很多面向,多多學習,也許有些火花後,能看到自己不能看到的部份,有這個星光佛法論壇真好。

對於李師兄提出的看法,我再提供個人的一些看法:

「常樂我淨」是在悟入本心境界實證的狀態,由佛告訴小乘修行者尚有真如本心需悟,不能只修到阿羅漢,因為尚未究竟。
其實在修法上,一般人並沒有區分大小乘,在實際修行中解脫道與菩提道都是一起的,像在觀行內觀時,會去連結生活中的各種元素,例如因緣、因果、家庭、工作、身體等等,借由這些觀念去作思維,以達到解脫煩惱的目地,另外再經由這些生活中的內觀體會,再去理解佛經之法義,再透過自我思維激盪去體悟各種法理,經由這樣的深度思維以提升菩提道講的般若智慧。這樣子菩提道與解脫道就能並行提升。

我的觀察,大部份的修行人確實都是因為在生活中遇上煩惱或是痛苦了才走向修行這條路,但是有一些人並不是這樣,例如以下這些人
1.因為想在生活中增加心靈質量
2.因為體質敏感或是容易感應等因緣而走向修行
3.因為想追求生命的義意與宇宙的秘密

另外關於大小乘修行方向的問題,兩者最主要的差異是「悟道」,是不是以悟真如本心為主。
大乘還會強調六度萬行,其實現在的人只修小乘的應該是非常非常的少,通常是綜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23 17: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在參禪時,「否定」這兩個字的「意義」,在不同的階段和情況下有不同的用法,但是「用意」都一樣。「否定義」不一定只用「否定」這兩個字來做「表現」。
就如《六祖壇經》裡的幾個案例:
六祖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禪者智隍向六祖參學: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


李師兄舉類似公案的例子,確實禪師在針對尚未悟道的參禪者會給予逆向的觸擊,主要在讓參禪跳脫原有的框架,這是在禪機時使用,主要在讓參禪者脫離「我」的框架以超越「我」。但我認為參禪者平常以此「否定」的方向參禪成功的機會應該不大,反而應該去觀察與思維「我」與生活上的各種連結,因為「我」與生活上的一切就是「本心」反射的鏡像。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供參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0-23 18: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客人回家 于 2018-10-23 18:23 编辑
「本來無一物」不是「觀念」,「悟道」並非是先建立某個觀念後再實修,也非是把我轉薄了。「悟道」時所進入的境界,的確是「無我」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中不會「感覺我重要或不重要、有意義或沒意義」,就算從「真如境界」回到「意識心」的世間也一樣,所以「斷我見的見道者以此般若為本,才能自在的生活。
藉由在老師的這篇文章中,形容悟道後在現實生活中歷緣對境時的感受也能略知一二。
【出離心形成以後,我還是我嗎?】http://www.star-bbs.com/forum.ph ... id=61&fromuid=9, (出处: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李師兄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悟道是一個修行的重要目標,但是在悟道前所應該修行的基本功,建立觀念是所有修行者必需具備的,不論從善知識的書、文章或是佛經中都是一樣先學習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化過程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實修。另外把「我」轉薄,主要是在講實修的過程中,因為「我」的力量強大,「我見」「我執」會一直出現,轉薄是指煩惱的部份,像六大根本煩惱與各種深細的隨眠煩惱等等要薄除,這個跟悟道沒有關係,但是已悟道者薄除這些煩惱的力量會大於一般修行甚多。
像李師兄舉的例子,林老師在【出離心形成以後,我還是我嗎?】的描述,可以知道在悟道時就已薄除部份的煩惱,但是畢竟尚未究竟,因為悟道者離成佛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還需再修的還很多,但是這種已經親身經歷過脫胎換骨的體驗,確實相當厲害,在心境上在實相上在生活中會有獨特的見解與力量。林老師一定知道生活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沒意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3: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師兄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悟道是一個修行的重要目標,但是在悟道前所應該修行的基本功,建立觀念是所有修行者必需具備的,不論從善知識的書、文章或是佛經中都是一樣先學習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化過程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實修。另外把「我」轉薄,主要是在講實修的過程中,因為「我」的力量強大,「我見」「我執」會一直出現,轉薄是指煩惱的部份,像六大根本煩惱與各種深細的隨眠煩惱等等要薄除,這個跟悟道沒有關係,但是已悟道者薄除這些煩惱的力量會大於一般修行甚多。
像李師兄舉的例子,林老師在【出離心形成以後,我還是我嗎?】的描述,可以知道在悟道時就已薄除部份的煩惱,但是畢竟尚未究竟,因為悟道者離成佛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還需再修的還很多,但是這種已經親身經歷過脫胎換骨的體驗,確實相當厲害,在心境上在實相上在生活中會有獨特的見解與力量。林老師一定知道生活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沒意義。

客人回家您好:
您說的很好,經由您的再次說明,也讓您的意思表達的更細了。
而我寫那段文的用意只是想藉由您說的內容來進一步引申出可供大家參禪思惟的內容,沒有其他意思,我在該段文的上面也有註明(如下),如有不足的地方還望您海涵,以後我會更加謹慎處理,謝謝您。

參禪修行有「頓悟和漸修」兩種方式,您說的應該是屬於「漸修法」,也值得同修們思惟。但除了"漸修",我想提供下面不同的說法,讓大家在"參禪"時可思惟。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人回家您好:
您的觀察與思惟方法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您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修行方法和體驗,真的很棒。

我的看法是這樣,提供給您參考,大乘法中常用的「無常、無我」等「否定義」,我們並不需要擔心這樣會落入「小乘法」。而「常樂我淨」與「無常、無我、無相、空」等是一體兩面,不能只單看任何一邊,否則將落入邊見。

佛經中"佛"及祖師們常會用「無我」等「否定義」來破除眾生迷執,這只是善巧方便,因為眾生本就「執我」,因此才會常用此法。而您目前所修的方式是採用「我」的「肯定義」之做法,這也很好。

雖然「否定義」會讓人有小乘"執空"的感覺,但「肯定義」也容易讓人落於一般眾生"執有"的習性,這兩者都有各自必須超越的地方,都是修行必要的功課。

其實這兩者都對,只是切入面不同而已,也沒有哪種做法一定比較好,隨順眾生因緣即可,而最終都必須跳脫「肯定與否定」兩邊才能入於「中道義」。

而您所提出的修行方法,這可以提供所有同修們一個不同面向的思惟,這樣真的很好,非常感謝您讓這個論壇更加豐富,我也非常高興能與您交流佛法。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1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8-11-19 20:3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說:有我既非有我是名有我,就是無我,既非無我,是名無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0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benovan說的很好。
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體會而作的一副對聯。

橫批:色空不二。
上聯:空無可空非常空。
下聯:有無可有非常有。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50

帖子

19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22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
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
以上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對於「無我」的闡述,提供給大家一起探討及交流,不知大家的見解如何?

上文是轉貼網路文章對無我的看法,經過大家熱烈的討論,此篇文章很精彩。
昨天晚上林老師在線上法談視訊也針對此篇文章做補充說明,以下提供兩篇文章,林老師也說明許多精彩的見解,給各位參考。

【 華山論劍–上集/2017 】
http://www.star-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fromuid=3
(出处: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華山論劍–下集/ 2017】
http://www.star-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fromuid=3
(出处: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50

帖子

19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22 15: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
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

上文網路文章因為才兩句,看不出作者對無我的真正見地,不過如果單純看這兩句

第一句來看,這位作者恐怕是未悟道,或是悟錯了,因為見道不是這樣子。
因為「無我」只是真見道產生的一部份境界,而且沒有覺知心更只是見道的一部分,覺知心沒作用的情況很多,並不是沒覺知心就是真見道。
其實「無我」是一種境界上的實際體證,平常我們在講的「無我」都是一種概念,也可以說是一種無我精神的比喻,真正的無我並不存在三界中。

其實講「無我」,必需用正統佛法的講法(林老師已說明),應該要講「人無我」與「法無我」。從上文的作者的兩句話看起來,是在講「人無我」的部份,而且是用苦集滅道的方式,透過漸修逐步滅掉前七識的作用(上文所講的覺知心及作主的自己),透過這種方式進入無餘涅槃。這是小乘的作法,沒什麼對錯,畢竟選擇如何修行是自己的事,每個人的目標不同。差別在於自己定下修行目標後要注意是否搞錯原來修行的方向,這點需注意一下。

以下分三個階段來分享我對「無我」的看法:

1.「無我」其實是對一般剛起步修行或是還未修行人講的重要知見,因為剛修行及一般未修行的人都還一直執我,還沒想過有「無我」這種概念,不知道是「我」才讓我們有那麼多煩惱,讓我們一直在三界中輪迴。這時候「無我」是非常重要觀念,必需要先認識與知道概念。

2.修行一段時間後,對「無我」的法理及精神慢慢從佛經、從生活、從實修過程中去理解、去應用,舉例像佈施時就是要做到「無我」的精神才是真佈施,如果還想說佈施可以得到什麼好處,這就是用「我」在佈施,不是「無我」精神在佈施。這段時間「無我」的運用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幫助,知道「無我」的精神,其實就是在生活中、在修行行門中用「無我」的精神在做,雖然我們無法做到真正無我,但是透過這種鍛練,「我」會漸漸減弱,例如我們在念佛或是靜坐時,我們知道要先靜心,一開始我們觀察到「我」產生很多雜訊念頭,但是我們知道要無我,知道這些念頭都是來自於我,所以我們開始注意念頭來去,同時也告訴自己要「無我」的精神做這些行門,所以攝心、止念的力量會加強。

3.當我們在修行過程出現「無我」的境界時,因為「無我」有深淺不同的境界,在這裡我分享自己所觸證「空相」的部分,當證空相時,會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前五根也暫時停止作用,覺知的部分則是對以前所認識我的狀態感覺不同,感覺身心不見了,但是其實還是有覺知心認到此境界,而且很清明很清楚,不過出境界後,對「我」的認知會與以前不同,對「我」的見解會不一樣,這樣的狀態就是證空達到「斷我見」(隨證空程度的深淺不同,淺時可能只有伏斷我見,深時才可徹底斷除我見,證初果羅漢果位),不過因為初證空時覺知心(前七識)大多還是有作用的,所以這時還沒有真正達到「人無我」的狀態,仍有我執;不過我的看法是修大乘在初期(未悟道前)並不見得需要急證滅盡定的「人無我」滅盡定境界,因為佛也不鼓勵我們證滅盡定後入無餘涅槃。對目前大部份的修行者而言,其實也很難證入徹底的「人無我」境界,除了在悟道時能真實觸證「人無我」外(但是時間很短),必須等到修行到達第八地菩薩時才能究竟證得「人無我」,故說第八地以上菩薩能斷第七識的作用,能斷思惑我執,徹底完證人無我,也才有能力可以不再來三界輪迴。

修行證空斷我見後,對「無我」已有部分的證量,此後當繼續努力再朝參禪悟道前進,然於此修行過程不可過度執空、偏空,因為佛經告訴我們悟道時所證的境界是「常樂我淨」,此悟道境界是空有雙融,融合了「畢竟空」與「勝義有」,因此在思維法義或禪修的過程中,宜從「空無我」的體驗再進一步去深入思維「常樂我淨」中的「我」又是什麼?試著去思維解悟,從生活中、佛經上及自己曾證得之境界,去串連與聯結,調整深入思維的角度,這樣才能突破自己原來知道的答案框架,否則就不易從生活動態中悟道!我們從禪宗的公案觀察便可知道,悟道發生時大都是在動中,而不是在無想、滅卻覺知心或保持一念清淨的靜坐中,這一個階段也是我目前還在努力的階段。至於怎麼調整深入思維的角度,這部份很難,但我從禪宗公案得到了一些啟發,分享如下:
1.要深入經藏去思維更多法義,這是一種思維剌激,讓自己的思維更開闊。
2.對「空」、「我」、「無我」、「中道」等義理要更深入思維,這些佛法特有的重要法義隱藏著更深的意義。
3.在深入思維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疑情」,這是自然現象,也是很好的狀態,通常這是累積突破自我能量的好徵兆。對佛經或佛法文章會試著跳脫文字義,思維的角度會更廣,再往更深的法義去解悟,但是過程中會遇到很大障礙,因為要轉經文並不容易,但是這過程是一定要的。這個部分在禪宗公案中有很多案例,很多禪師都是聽到或看到某些話語或是經文而豁然開朗、突破疑雲而證入本心悟道。
4.一定要連結生活上的一切,從宇宙、虛空、時間、生命意義去深入思維連結,別輕忽這些虛妄的東西,這就是帶領我們跳進真心的跳板,因為這些就是真心留給我們的訊息,我們反而可藉由這些妄心訊息往上尋得本源(無門之門)。各位朋友,證入真心決非偶然,悟道者一定是累積了該具備的所有資糧,而機緣只留給積極努力修持,做好準備的人。

以上是我的看法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307

帖子

86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5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大類是常見論者的「無我」。主張這一類「無我」的法師居士們常說:當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不要對自己起執著,也不要去對世間的一切法起執著,然後你來反觀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覺知心自己是空、無相,那就是空性了,這樣就是證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證得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

然而他們所證得的真的是真如法身嗎?當然不是。他們所證的真如法身,卻是意識心,不但沒有證得第八識,甚至連第七識在哪裡都不知道,這就是他們自以為是「無我」的無我法,其實還是常見外道的「我」;他們以為我不執著我,就是無我,但是當他們不執著我,其實還是我。因為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這一類人一直主張要永遠保持覺醒,讓自己的覺知心不滅,永遠一念不生要保持我不滅,這其實就是我見與我執。由於這種錯誤的認定,以為覺知心不執著一切法,就是證得無我,其實就是我見。所以這種無我是錯誤的無我,不是佛法中真正的無我。

以上是樓主的轉貼文,比較完整的論述,大家看完後可以再更進一步的分享您的看法。祝大家法喜充滿!


借假修真;假亦真。 能知能覺;能作用。 我就是我;水中影。 真妄和合;一實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4-4-19 07:23 , Processed in 1.276809 second(s), 9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