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74|回复: 0

見樹又見林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關注本帖

63

主题

150

帖子

195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5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9-10-7 1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可比喻是由「樹」組成的萬法,「林」就像是真如實相,它包含了「畢竟空」與「勝義有」,在一種不可思議絕對的空又有一股動能,所以絕對清淨與圓滿,但又能生萬法,所以是空有雙融。
「樹」可比喻由真如生出的各種狀態,例如由唯識的角度講1.「種子」、2.「根身」、3.「器世界」,一般的講法是1.「一切種子功能」、2.「生命」、3.三界,白話講地水火風四大、累積業行、含藏善惡業、記憶功能、六識六根六塵、生命、虛空、宇宙三界等等。

林,是佛法全貌,也是真如實相,而修行最終目地是成佛,除了要契入真如,還要依體證真如的體相用智慧再深入經藏,並於生活中深入再修及運用,所以除了悟道外還有因果要了結、無量功德要修、各種煩惱要去除、各種能力要具足、各種識的作用轉為智慧作用等等,這在「華嚴經」提到的四十二位階修行內容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修行全貌已清楚明說,這裡的知見很重要(因為重要所以要講三次),絕對不是整天如如不動就好了,這樣因果不能了、功德修有限、煩惱無法完全轉化,各位有時間去看一下華嚴經就能明白,有了這些重要知見,才能依法不依人,自然就能分辨各種修行界、書上或網路上的各種說法是否如法。

樹,就像是各種功法,也可說各種宗派,楞嚴經裡很有名的二十五圓通法門都可契入真如實相,所以佛已告訴我們有許多法門都可以成就,但是方向與見地要對,或者說目標要寬遠,修行這條路也不是只有悟道而已,悟道後面還很多路要走。當初佛在的時候並沒有分宗派,是後來佛法傳下來後各祖師依各自修行的體驗與證量再分別自立專屬門派,所以我認為各門派最重要的核心要旨一定要如佛所說法,也就是佛經所講的內容。除非他說不是佛教,而自立其他宗教下這樣就可以,才不會混淆大眾。

經由上面的鋪陳,再來講空宗與有宗,「空宗」是龍樹菩薩所創(中觀學派),為了破外道神我及小乘的我空法有,「有宗」是無著與世親菩薩所創(瑜伽行學派),為了破頑空。老師提到的密宗應成派是有點像是變質的空宗,其實龍樹菩薩的空宗,是在有真如下才講緣起性空,所以歷緣對境下,心才能應用自如而不受影響。六祖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個緣起性空是真如所呈現的「相」及「用」。

從佛說法四十九年及佛經內容來看,佛不是只講唯識,從林勝義老師上課內容來看,也不是只講唯識。唯識雖然很好,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並且唯識是三轉法輪的東西,其實是悟道後的人再進修的,唯識把心識的東西講的很細,除了要瞭解法理外還要有實證境界,及深度的觀行及觀照的對應,所以很多我們沒體驗及實證狀況下會容易覺得很抽象,因為心識是看不到的。但是林老師說雖然唯識很深,但是過透簡單的認知與練習,也可以在平常修行時一起練習及思維,這也是幫助我們從更廣的修行角度去接觸,或許這也是另一個火花來幫助我們實證更深的境界。

我個人對修行順序的看法,一開始可以先修空觀(像第一轉法輪),這裡面包含了小乘的苦集滅道、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的人一開始修行或是從未修行的人都是執有的,而不知道空的道理,所以煩惱特別多、覺得很苦,除了透過各種空觀外再加上因果觀、因緣觀來強化知見與轉化見地,可薄除部份煩惱而達到解脫(解脫道),亦同步提升智慧(菩提道),這是觀行的觀斷煩惱,屬於心的層面。另外在色身的部份,可以修靜坐、持咒、念佛等來強化靜中定力以及對色身的部份解脫。另外這一個階段還要修大乘的六度萬行,這個大家比較熟就不再說明。其實我對唯識宗或是密宗應成派並不瞭解他們在基礎上的修法,只知道他們核心的思想,但是我認為這一個部份應該有共通點,大方向應該類似。

在修行空觀一陣子後,在身及心有部分解脫力量、體驗或是證量後,應該加強修中觀,也就是空宗講的中道觀,包含空與有的融合狀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等等更深的思維、觀行並配合更深的靜中定力來輔助。這部份就是為悟道作準備或是達到實證悟道。在這階段出現很大的宗派核心思想的分岐,各種認為悟道的境界或是狀態,或是不承認有悟道這件事,或是根本沒有真如。在這裡各宗派的修法各有不同,我覺得有的跟修行設定的目標有關,有的是著重在某一部份的強化,是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只是就像我前面舖陳所說的,如果以佛經的角度來看,各位可以依法不依宗派來看修行這一件事,修行的層面可是很寬廣的。

有的講在人界修行很難,所以要到西方再修,有的認為要修神通、化虹光才是成就,有的認為只要認知到緣起性空就是悟道,有的只要保持在如如不動中什麼都不管即可,隨它來去,有的整天在研究佛經、講一堆佛言佛語以為就是佛法。其實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沒什麼對錯,畢竟修行這一條路很長,要無量劫的修行,但是我覺得應該先把心量放大,不要設限,並依佛經告訴我們的去做,雖然很多實證或是深度的法理我們現在都不懂、也做不到,但是這個菩提心要先發,為未來世修行的種子先做準備。

「見樹又見林」,各種的修行層面都要去瞭解,但不要被某一棵樹局限了而看不到整個面向,也就是林,當我們站的位置與角度不同時,會看到整片樹林,也就是整個佛法的面向,其中有的方法適合初學,有的可以綜合使用,有的適合修行一陣子或是有證量後才適合去學,所以有善知識的帶領就能大大幫助我們,可以少走很多遠路,給我們建議或是提供每個階段的修行方向,這也就是三寶中「僧」的部份,代表著「傳法」。
相信從星光同修會林勝義老師的教學內容與面向來看,是否就是我在前面舖陳所講的呢?各位用心去瞭解後就可以知道,林老師就是在教我們見樹又能見林的方法,一步步教導我們,各種的知見及修法都是很到味的,面向非常寬廣,從不設限,這是我在讀過許多書藉、網路文章、佛教論壇後的真心感想。我們不是唯識宗、也不是空宗、也不是禪宗、也不是淨土宗、也不是密宗,我們沒有宗派,我們只是依照佛經的內容來修行,佛經裡講的所有面向,我們都會去學習與瞭解,修行絕對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內容也不只是專注在某個修法或是狀態而己,要記住華嚴經講的內容,這樣子我們往後在檢視善知識或是文章時,心中才會有智慧去判斷,這就是依法不依人,見樹又見林。






上一篇:讀佛經或文章應有的認知
下一篇:【佛典故事-掃塵除垢/周利槃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機版|星光佛法論壇-星光同修會-佛教論壇

GMT+8, 2024-3-19 11:16 , Processed in 1.17544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